首页>疾病百科> 经前期综合征

小学生经前期综合症

2009-12-03 www.pep.com.cn A +

小学生经前期综合症

经前期综合症是指少数女性在月经期前三四天,出现周期性的消极情绪,如恐慌、焦虑、烦躁、忧郁、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度低下、头痛、失眠等多重症状,一般随月经的来潮其症状减轻或消失。

有研究者认为,女性在排卵期雌激素增高,而行经前雌激素则降低。因此,经前期综合症是由于女性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造成的。但是更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因素可以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行为改变,如精神紧张可使月经推迟或闭经。据日本学者报告,女犯人中有72%出现“拘留性闭经”;有关实验表明,期待效应也会引起经前期综合症的一些症状。另外,传统文化观念及其对待月经的看法等因素都会对经前的情绪等精神状态产生影响。小学生女性经前期综合症的形成也与不良的社会、心理有极显著的关系,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遭受性骚扰、学习困难、惊吓等。它可能在月经初潮开始时就产生,也可能在正常的月经周期内因不良刺激而产生。此外,经前期综合症的严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这不但取决于心理应激的适应能力,也取决于当时的体验和心理内容。

经前期综合症是一种明显的心身相关的疾病,因此,本病可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的综合方法。实践证明,父母及家庭成员对经前期综合症女孩的心理支持(包括体贴、安慰、引导等),能显著地减轻其病症反应。特别在孩子的月经期,父母应满足其心理上的合理需求,融洽亲子感情。破损型家庭的家长或长辈更要注意讲究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以抚慰其心灵的创伤,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03-11-28下载:【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