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结肠息肉

内镜治疗结肠息肉疗效观察

2009-12-03 www.studa.net A +

  【论文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电凝电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的疗效。方法:结肠息肉患者1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本组结肠息肉摘除有效率100%。术中轻度出血3例,无穿孔病例出现。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结肠息肉是常见病,是粘膜慢性炎症引起的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性病变,其中腺瘤性息肉为癌前期病变,需要常规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因其安全、简便、疗效可靠,避免患者剖腹手术,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也不断扩大,应用内镜技术检查和治疗结肠息肉是目前最佳手段[1]。我科自2005年6月~2007年12月对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1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患者,男113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2.6:1,年龄33~76岁,平均54.6岁,单发109例,多发47例。本组共检出息肉302颗,息肉位于直肠83颗,乙状结肠72颗,降结肠129颗,横结肠12颗,升结肠6颗。302中小于等于0.5cm息肉133颗,0.6~1.0cm119颗,1.1~2.0cm46颗,>2.0cm4颗有蒂息肉192颗,广基息肉110颗。病理检查302颗息肉中,炎性息肉54颗,增生性息肉128颗,管状腺瘤104颗,混合性腺瘤7颗,绒毛状腺瘤12颗。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结肠息肉直径<30mm;②病理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平滑肌瘤、错构瘤、血管瘤、肉芽肿;③无凝血障碍;④无严重高血压和心脏病;⑤无心脏起搏器。
  1.2方法术前形态学观察良性,肝功能、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全部患者均在住院部施行治疗,术前均口服泻剂及清法灌肠。先作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息肉,然后根据息肉形状,大小及蒂的长短粗细,采用电子肠镜及高频电发生器进行治疗。对133颗5mm以下息肉,活检钳钳除34颗,高频电凝灼除99颗;钳除以肉[观察息肉消失并与周围黏膜基本相平,电凝烧灼以息肉整体呈灰白色为准。119颗6~10mm息肉用圈套摘除89颗,高频电热活检钳钳夹凝除30颗。对直径10~20mm所有息肉均采取高频电发生器及圈套器圈套电切切除直径大于20mm广基无蒂息肉及侧向发育型息肉采用生理盐水注射法黏膜剥离术。
  2结果
  
  156例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大出血、烧伤、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113例病人出现腹部隐痛,多见于术后4h。术后2d大便潜血(+~++),有时可见大便中有坏死的息肉组织。上述症状1w后消失。其中有3例在切除过程中进行了局部止血或预防出血处置。所有病例经3个月后复查,被灼过的息肉不论大小均无复发,灼过息肉的部位不留任何痕迹。
  
  3讨论
  
  3.1息肉特点息肉是胃肠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息肉尤其是较大息肉可致出血.但更为重要的是某些组织类型的息肉有痛变倾向,癌变的机会随腺瘤体积的增大及腺瘤数目的增多而增多。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通常将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息肉常可并发出血或恶变,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息肉,应当及时切除。本组检出率为15.69%,多数患者有腹痛、腹泻或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为便血或粘液血便。
  3.2治疗方式选择息肉治疗有内镜下电凝摘除息肉、药液注射、激光、微波、冷冻、射频等治疗方法。经电子内镜高频电灼切除结肠息肉是一种简便而可靠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是靶组织内部瞬间产生高温,组织吸收能量转变为热能,使组织蛋白变性、坏死、凝固而达到治疗目的[2]。治疗前先作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息肉,然后根据息肉形状、大小及蒂的长短粗细,采取不同的摘除方法,广基小息肉,可采用活检钳摘除;亚蒂息肉可用圈套器切除,细蒂息肉,常用圈套器切除,最常用的息肉切除方法包括圈套摘除、热活检钳息肉烧灼术.切除活钳有蒂息肉最常采用圈套摘除术.远端结肠的小的无蒂息肉通常采用热活检钳息肉烧灼术,对大的广基无蒂息肉应用目前常采用的盐水注,射法息肉切除术。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