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接触性皮炎

英国皮肤科医师学会《新版接触性皮炎管理指南》精要

2009-12-03 www.cmt.com.cn A +

英国皮肤科医师学会《新版接触性皮炎管理指南》精要

2009年5月,英国皮肤病学会更新了接触性皮炎管理指南,其中包括接触性皮炎的定义及分类、流行病学特征、诊断试验、干预和治疗措施,以及患者预后。我们从中选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分类主观刺激特应性刺激和刺痛反应在接触数分钟内发生,好发于面部,无明显改变。通常由化妆品和防晒霜的某些成分引发。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单次大剂量或短期暴露于强刺激原或腐蚀性试剂引发。慢性(累积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重复暴露于较弱刺激原引发,刺激原可能是“湿”的,如洗涤剂、有机溶剂、肥皂、弱酸或弱碱类物质,或“干”的,如低湿度空气、热、粉尘和灰尘。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免疫系统对某些特殊变应原的超敏反应引发皮炎或使原有皮炎加重。光毒性、光敏性、光加剧的接触性皮炎某些变应原同时也是光敏原。光敏反应和光毒性反应有时不易鉴别。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系统使用某些物质后出现,通常发生在系统用药后。在发生系统性接触性皮炎前,常有局部过敏。诊断试验斑贴试验斑贴试验是诊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0%~80%(Ⅱ级证据,A级推荐)。以下简单方法可对变应性斑贴试验阳性结果的临床相关性进行分类:①当前相关,出现皮炎时,患者已暴露于变应原,停止暴露后,皮炎症状改善;②既往相关,患者既往暴露于变应原时曾发生皮炎;③相关性不确定,不确定暴露是当前还是既往发生;④交叉反应,阳性结果源于其他变应原的交叉反应;⑤暴露,患者有暴露史,但该暴露并不导致皮炎,或者无暴露史,但过敏斑贴试验明确为阳性。光斑贴试验当疑诊为光敏性皮炎时,可进行光斑贴试验。推荐涂抹变应原后受5J/cm2紫外线A(UVA)照射,2日后读取结果。疑诊病例光过敏发生率低于5%,但第3日和第4日读取结果可增加检出率。另一项研究表明,应在涂抹变应原后间隔2日再照射试验部位(Ⅱ级证据,A级推荐)。干预和治疗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处理原则是保护皮肤,避免刺激。主要包括避开刺激原、进行防护和使用替代物。大多数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累及手,手套是主要防护手段。橡胶或聚氯乙烯手套足够一般和家务时防护。特别要注意定时脱掉手套,因为出汗会加剧皮炎。职业环境使用的手套通常与所接触的化学物质属性有关。暴露时间是手套选择、预防渗漏的重要因素,即使所谓“无渗透”手套,对某特定物质的防渗漏时间也是有限的。对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要确定变应原接触源和选择避开接触方法,实地访视可能是必要的。工作环境访视在接触性皮炎管理中有重要地位。远离确定的潜在变应原和刺激物是有效治疗和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基本方法(Ⅲ级证据,B级推荐)。隔离霜对接触刺激物的预防作用存在争议(I级证据,E级推荐)。不应过度夸大其作用。工作后使用护手霜在某种程度上可预防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出现。对照研究表明肥皂替代物和工作后使用护手霜可减少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Ⅰ级证据,A级推荐)。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肥皂替代物和润滑剂被广泛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一项研究提示联合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药物/抗生素对感染性或可能感染性湿疹有微弱效果(Ⅳ级证据,C级推荐)。慢性手湿疹可长期间断使用糠酸莫米松(Ⅰ级证据,B级推荐)。局部他克莫司对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效。二线治疗几项前瞻性研究表明,二线治疗如补骨脂素+UVA、硫唑嘌呤和环孢素可用于治疗对皮质类固醇抵抗的慢性手湿疹(I级证据,A级推荐)。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境界射线(Grenzrays)治疗慢性手皮炎比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更有效(Ⅰ级证据,B级推荐)。口服维甲酸已被用于治疗慢性手部湿疹(Ⅰ级证据,B级推荐)。无镍饮食低镍饮食对某些镍过敏的患者有益(Ⅳ级证据,C级推荐)。(祝宁)

责任编辑王娣皮肤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ChinaMedicalTribuneCopyright(c)2008
AllRightsReserved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