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僵人综合征

僵人综合症

2009-12-03 www.chinaby.org A +

  1.概述  早在1935年Ornsteen曾将本病命名为“慢性全身性纤维肌炎”。]956年Moesch-Wlotman首次报道14例并命名为“僵人综合征”。1967年McQnillen曾认为本病为未被识别的的“慢性破伤风”,但Tarlor等通过动物实验,未见实验性破伤风发生如本病所特有的持续性肌僵硬,因而否定了这种可能。  僵人综合征(StiffmanSyndrome,SMS)是一种以身躯中轴部位肌肉进行性、波动性僵硬伴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疾病。以后由Gordan等提出了本病临床特征:慢性波动性进展,前驱病状常表现为躯干肌阵阵酸痛和紧束感,症状进展后表现为以躯干、肢体为主的持续性肌僵硬。突然的刺激可引起痛性痉挛发作,睡眠时消失。神经系统检查除肌僵硬及由此产生的运动障碍外余无异常。智能正常,肌电图表现为静息时持续出现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在痉挛发作时肌电发放明显增强,静注安定或神经阻滞药物后运动单位明显减弱直至停止。简单地说SMS是躯干和四肢肌肉僵硬,突然刺激后激发,睡眠后僵硬肌肉放松为临床特点的肌强直症状群。  1978年英美文献曾报告50余例,日本渡边宪1987年统计了近100例。迄今为至,据作者统计国内1979年开始报道至今约58篇,计86例,国外报道本病的不足200例。发病年龄国外报道为7―73a,>18a的青壮年占86.7%,国内4--60a,最大7a,最小者出生1mo,平均年龄34.8ao男女比例为2.4:1,男性约占发病人数的70%,尤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约占83.3%。本病农村多,城市少,易造成误诊漏诊。本病冬秋季好发,病程多为慢性波动性进展约半数病例病程超过4a,最长可至20a,但亦有个别病例呈急性或亚急性进展。  2.病因及发病机制  2.1遗传未能肯定所谓“常染色体显性家族”。本病多散发,男性略多于女性。  2.2神经生理  ①Schmilt认为儿茶酚胺神经系统与GABA系统失衡。儿茶酚胺神经系统对a运动神经元起纯兴奋作用,为L―DA增强,为安定抑制。GABA(7―氨基丁酸神经元系统)对a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②脊髓的Renshaw细胞或脊髓的抑制中间神经元病损失去了对a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或肌梭内反馈回路的7―运动神经元受累,而出现肌强直(仪强直)。  ③Mamol等”]从电生理学研究表明,用孤立的Renshaw细胞功能障碍,孤立的a运动神经元兴奋过度或孤立的r运动神经元兴奋过度均不能全部解释本病在肌电图上的所有现象(持续运动单位电位,被动的肌伸、肌缩及皮肤刺激均使肌电活动增强,睡眠时肌电活动停止,运动终板机能正常,H反射亢进等),也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脊髓以上中枢病变所引起的a运动神经元兴奋过度与多突触反射脱抑制所致。  ④兴奋性中间神经元生理反射活动的释放:有学者认为本病患者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升高直接攻击,破坏r―氨基丁酸合成,分泌减少,而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出现反射活动占优势,肌肉僵硬是兴奋性运动神经元生理反射活动增强所致。突发性肌强直痉挛是兴奋性运动神经元过度反应的结果。  ⑤7运动神经元活动的亢进:曾有文献报道本病病变在脊髓和(或)脑干,主要影响7―运动系统的中枢部分,持续性肌僵硬和阵发性肌痉挛分别是7,和7,环路活动亢进的结果。锥体束纤维对仪运动神经元有着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联系,对感觉传人起闸门控制伸用。快的锥体束纤维对快的运动神经元具有兴奋作用,但对慢的运动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  2.3免疫方面80年代后期Solimena等发现SMS患者血清中存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1utamicaciddecarboxylaseanti-bodyGADA)提出了自身免疫学说。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GABA能神经终未的谷氨酸脱羧酶为主要自身抗原,谷氨酸脱羧酶(GAD)为7―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未梢浓聚的胞浆内酶可将谷氨酸转化为GABA。当GAD作为蛋白质抗原被GADA所结合,造成GABA合成减少或功能障碍,其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轻,脊髓a运动神经元持续过度兴奋而出现持续性匾硬和阵发性痉挛。  1988年曾有报道在1例SAS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发现GAD,目前GADA已在60%-70%的患者中得到证实,有些GABA阴性的SMS病人有抗―amphiphysin(一种位于神经元突触前膜的128―kd蛋白)的自身抗体,而Butle发现伴发纵膈肿:宙的SMS病人存在gephydn抗体,而gephyrin是一种选择性集聚于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后膜上的细胞溶质蛋白,因而认为指向抗抑制性突触的成分的自身免疫与慢性强直和痉挛为特征的神经症状有密切关系。但AntoineJC等指出该抗体在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病人中亦有发现,故特异性不如GAD抗体。  本病病前多数有受寒或轻微感染史,提示SMS发病与感染后免疫异常有关。本病是否因某种病毒感染或多元因素诱发的神经系统特异性免疫反应累及7运动系统所致,尚待进一步研讨:2.4内分泌80年代Sander等人发现本病约70%并发糖尿病,另外本病还常并发甲亢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功能不足,ACTH、生长激素和或催乳素的缺乏,提出本病可能是成人的一种后天获得性疾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的基础。  3.病理  金得辛按受累部位不同将其分为3型:脊髓型、脑干型、脊髓脑干型,并且总结了国.内科例报道的僵人综合征.认为国外以脊髓型为主,而国内以脊髓脑干型为主,本征为一慢性良性过程,国内外报道的资料不多,一种为伴肿瘤存在,脑脊髓未见受累。FoHi等证实有3例抗amphiphysin阳性的SMS病人合并乳腺癌;另一种为脑内有转移,或为海马,乳头本受累的边缘系统脑炎。以延髓和胸髓为主的脑脊髓炎,周围神经和肌肉未见异常,Brown回顾文献,在尸检中未发现有意义的病理改变,仅一例发现小脑皮质中GABA能细胞丢失:Ishizawa等对1名SMS病人及4名对照者的尸检发现,脊髓腹侧前角神经元密度减低,支配肌肉显示出神经原性萎缩,而含有大量GAD的Purki叫e细胞未见明显减少,并同时见到血清中抗GAD抗体升高及脊髓小神经元密度减少。  4.临床表现  4.1起病情况起病隐袭,多为慢性波动性,病前多有轻度感染史,病程为5d―4mo。  4.2前躯症状初期腹部、躯干、肌肉阵阵酸痛,紧束感,呈非特异性和一过性,继而累及四肢。  4.3症状进展常见躯干、四肢及颈部肌肉持续性或波动性僵硬,尤腹肌呈板样或石头样坚实,主动肌和对抗肌同时受累。关节固定随意活动受限,严重时关节固定为僵人样姿势,国内以咀嚼肌多见其次颈肌首发。  4.4阵发性痛生痉挛及促发因素由于肌肉的持续僵硬,突然刺激或情绪紧张,常激起肌肉的阵阵痉挛、抽痛,强力的肌肉收缩被喻为“破伤风样”或“大力士样”主要累及轴性肌肉或肢体,但颅神经有时可避免。此时病人常伴恐惧、疼痛、大声嚎叫、大汗、气促、心动过速、瞳孔散大、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等严重的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僵硬可为全身弥漫性,也可局灶性受累,骨盆带、肩胛带、棘突肌、腹肌受累最多见。小腿前部肌群不如后部肌群收缩力大,故可出现足趾屈及翻畸形。病程中亦常见骨骼畸形,尤其是脊柱腰段前凹畸形:肌僵力量常超过肌肉自主收缩,故痉挛发作时有时司发生自发性骨折。病程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十数分钟.可自行缓解:直接诱因是吵闹声、震动、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情绪激动、恐惧、遇冷、甚至说话、进食等亦可诱发。  4.5睡眠时肌肉僵硬可减轻或者完全消失药效学实验(神经阻滞,全身麻醉与静脉推注肌松剂后)肌僵硬消失。原因可能因睡眠时锥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锥体束纤维的兴奋性冲动亦解除,故此时肌肉松驰,症状缓解,肌电图显示持续运动单位消失。  4.6智能正常少数病人有吞咽困难,呼吸肌受累、胸锁乳突肌紧张,有的还存情感障碍如抑郁、失眠、幻觉、妄想等。  4.7经系统检查除肌僵硬及由此引起的运动障碍外无异常,少数可伴锥体束征,脑干及颅神经征约占46.7%---75%。  4.8验室检查①肌电图:显示强直肌肉静患期呈持续性的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在躯体感觉刺激或被动运动后的自发痉挛期,常突然增加。由于肌电活动在人睡或静注地西泮,全身或脊髓麻醉,Novocaine(奴氟卡因)或箭毒阻滞后都会减弱或消失。由于中枢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故嚼目增多。(2)肌肉活检:多为正常,个别可见肌纤维轻度透明样变性。(3)脑电图一般正常。(4)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可正常,少数可有蛋白质或免疫球蛋白lgG、lgA、lgM可轻度升高。(6)血液中可检出自身免疫性抗体。(7)头CT及头MRI大多数无异常发现,个别病人头MRI可显示脑干或高颈髓一过性炎症样改变或萎缩。头CT显示小钙化灶。(8)有的可能有尿肌酸排出增高,但非特性改变。  5.诊断及鉴别诊断  5.1参考标准根据Gordan及Brown等提出本病临床特征或石佩琳等提出的本病诊断参考标准:(1)体轴肌(含面肌咀嚼肌)持续僵硬并强直,呈“板样”(肢体近端肌也可受累):(2)异常的体轴姿势(常为过度的腰脊柱前凹);(3)突然并发的痛性痉挛,系由随意运动、情绪烦乱或未意料的听觉及体感刺激引起,睡后减轻或消失;(4)至少在一条体轴机出现持续的运动单位活动(CMUA);(5)肌电图静息电位可有正常运动电位发放,发作时肌电发放增强,注射安定后电位发放减弱或消失;(6)用安定类药物治疗有特效;(7)注意排除肿瘤所致的转移灶。  5.2鉴别诊断(1)与破伤风:本病安定类药物有特效,破伤风用之无效,本病脑电图一般正常,破伤风约50%,脑电图不正常。(2)与先天性肌强直鉴别:该病特点是运动停止后横纹肌仍继续收缩,叩击有肌球反应,肌电图有典型肌强直症,用普鲁卡因酰胺有效。(3)与Isacs-Mertens综合征(即肌强直――侏儒症――弥漫性骨病):该病表现为广泛肌强直,但受累部位多在眼和面部,患者一般身材矮小,骨畸形及特殊面容,对苯妥英钠反应良好。有报道肌电图可见肌休时持续运动神经元电位。(5)成有机磷农药中毒鉴别:该病人存在农药接触史,早期可有或无农药中毒反应,多数病人存在肌束震颤,个别可出现肌肉呈板样强直,用安定类药无效而用阿托品及解磷定类药有特效。(6)本病还应注意与癔病、多发性肌炎、锥体外系疾病、假性肌强直及关节炎、颈椎病等鉴别。  6.治疗及预防  治疗  (1)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自Howard(1963)首先用安定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后,安定已被广泛使用。安定可通过提高GABA引起脊髓内突触前抑制来实现其肌松作用,但安定剂量因人而异,15――200mg/d不等(逐渐增加)好转后每日递减20mg至停药。  (2)氯硝安定2――24mg/d、静滴+氯硝安定18mg/d、口服治疗本病效果甚佳。但个别严重病例可因窒息或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须特别注意。  (3)有人认为10%水合氯醛灌肠可取得满意效果,目前尚无报道。  (4)因目前倾向于SM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外有报道用免疫抑制剂(静脉用环磷酰胺)、皮质激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浆交换疗法治疗本病有效。  (5)有报道予SMS病人鞘内主射巴氯芬75ug和100ug后可减轻僵直和痉挛。巴氯芬为GA衍生物,能抑制脊髓单突触和多突触神经元间传递,对高位中枢神经无亦有抑制作用,有显著肌松作用。  (6)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僵人综合征此病因体虚汗出,津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中医治疗宜和营解肌,舒缓项强。通经活属,活血化瘀。  (7)防治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注意避免声光刺激,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各种诱发因素。  (8)本病如无并发症多预后良好。  僵人综合征、应激与中医治疗  应激  1956年,Selye提出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任何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除了引起与刺激因素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都可引起一组与刺激因素的性质无直接关系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如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手术,中毒,恐怖的环境,丧失亲人等等,除引起原发因素的直接效应外(如寒冷引起寒战、冻伤,热引起出汗、烫伤,手术引起组织创伤,中毒毒物的特殊毒性作用,以及心理刺激所引起的恐怖、悲伤、抑郁等),还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及一系列的呼吸、循环、运动、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之功能代谢的改变,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胃肠松弛、分解代谢加快、负氮平衡,血浆中某些蛋白质的浓度升高等等。  应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一切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它是机体整个调节、反馈、适应、保护、防病、抗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反应可提高机体的防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逃避、适应、保护、防病、抗病、调节、反馈等等。例如,感冒病毒侵犯可增强机体的抗感冒的能力,注射疫苗可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经常用抗菌素可增强机体的耐药性,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可增强生物的适应性,等等,这些都属于应激反应。再如,一个人发生出血,则机体的应激反应将有利于止血,并尽可能地维持血液循环。当然,如果应激过强,对应激原不适当的、过度的反应,应激反应反而走向反面,也可导致疾病,甚至引起死亡。  例如,如果感冒并发诸多感染引起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则会导致生命危险,感冒发热时注射疫苗则加重病情,大肆使用抗菌素易并发二重感染,地球生态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则会加速生物的消亡。如果一个人发生出血,应激过强,失血过多,机体自身的应激反应无法战胜应激原时,则出现血压下降、循环衰竭,直至死亡。如,在严重的创伤、大手术及某些重症病人,强烈的应激反应常可导致上消化道的广泛糜烂、溃疡、渗血,使病情恶化,当溃疡侵袭较大的血管时,可发生大出血致死。  总之,应激是一种刺激反应、一种应急反应、一种察觉到期的威胁反应。应激是一种机体对环境需求的反应,是机体固有的、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功能的防卫反应。应激反应既有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的一面。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僵人综合征此病因体虚汗出,津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中医治疗宜和营解肌,舒缓项强。  僵人综合征是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以躯体中轴部位肌肉组织进行性、波动性强直和痛性痉挛为特征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电图上伴受累肌群有连续的运动单元活性。  僵人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原因未明的疾病。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控制运动神经元活动的儿茶酚胺能和r-氨基丁酸能通路的不平衡,即儿茶酚胺系统功能活动亢进所致。因而,补充儿茶酚胺量,如通过口服左旋多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儿茶酚胺递质――多巴胺过量,通过减少5-HT、去甲肾上腺素的吸收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儿茶酚胺递质过量,这些都能够使僵人综合征症状加重。相反,给予抑制儿茶酚胺的药物(如安定),能增强r-氨基丁酸(GABA)介导神经递质的药物,虽不能影响其病程,但能缓解其症状。  僵人综合征的表现主要是,躯干和四肢肌肉进行性、波动性强直和疼痛性痉挛,其肌肉僵硬的坚硬如石,如铅管状。僵人综合征的特点是:1、多数患者为中年发病,起病隐慝,缓慢进展。2、疼痛与僵直的部位主要在躯干中轴和肢体近端的肌肉,造成行走笨拙和运动缓慢。3、受噪声、振动等刺激,以及情绪波动或被动活动时,可促进痉挛性发作,而在睡眠时消失。4、肌电图检查可见连续性放电或强直后电位。  与僵人综合征相反,帕金森病主要是由儿茶酚胺系统中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活动不足所致,但二者表现出肌强直现象。僵人综合征的肌强直,尤其是意向运动时,因拮抗肌也强直性收缩而致运动困难,特别是弯腰和步行时。病人家属和医生常把病人的此型强直描述为“僵硬得像块板子”、“行走像个木头人”或“像根焊锡”。因为胸部肌肉也可受累,所以也可有呼吸困难。此种病人不能游泳。有些患者,颈部肌肉明显强直的病人,因不能回头看其后方的车辆而被迫停止开车。  僵人综合征与破伤风一样,也是属于一种应激性超敏病。对于僵人综合征患者,哪怕是轻微的刺激,也会让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做出剧烈的应激反应。对于外界刺激,在患者肌肉受累时,有时可有间歇性严重痉挛。此种痉挛,一般持续几分钟,在刺激中止后又渐渐消失。肌肉痉挛,使病人步履艰难,甚至跌侄于地。病人常诉说:当正行步时,突如其来,发生肌肉痉挛,会“像一块板子样”跌倒。有时病人又会说:当夜间入睡后,其配偶的轻微呼叫或轻轻触碰,均可诱发肌肉痉挛而惊醒。曾报道一位患者,因伸肌痉挛而引起屈肌收缩,导致病人由椅子上弹出去,不能坐在椅子上。还有一位患者,因抬手过头取物时,诱发肌肉痉挛而跌倒于地。这两例因严重跌倒而致反复骨折。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因腹直肌肉痉挛,而导致不随意的肛门放屁。有的患者,肌肉痉挛时还伴有严重的疼痛。其疼痛多为钝痛、抽筋感,并伴有明显的肌肉疲劳感,而非急性锐痛。  对于诱发僵人综合征的应激性超敏反应,其刺激的促发因素有:有时的噪音、大声刺激、触碰,或因恐惧、忧虑而诱发肌肉痉挛。有的患者,被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响,而促发痉挛。同时,肌肉的被动牵张活动,也可诱发痉挛。  僵人综合征患者,受累肌肉检查时,发紧,如磐石硬、有板样感。患者走路缓慢,非常小心,害怕促发肌肉痉挛。脊柱过度前倾,脊柱旁或腹部受累肌肉发紧、硬,因受惊而促发肌肉痉挛或疼痛,对僵人综合征的诊断很重要。  僵人综合征,在睡眠时消失而在清醒时又出现。  对于僵人综合征的治疗,西医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大剂量的安定有效,每日20―40毫克,甚至高达100毫克。但由于给予大剂量的安定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致使许多患者无法接受而放弃。  对于治疗僵人综合征,中医药比西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效。中医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僵人综合征,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病人逐渐康复。采用纯中药治疗此病比较好,标本兼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  僵人综合征,与狂犬病、破伤风、帕金森病一样,也是属于一种应激性超敏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应激性最敏感的病,它远远比狂犬病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还敏感,敏感到了“清醒状态下即发作,而在睡眠状态即消失”的地步。帕金森病的超敏性应激,只要在清醒的状态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于外界的任何刺激(如听到的、见到的、摸到的、嗅到的,等等),都会做出剧烈的应激反应,从而表现出震颤、肌强直等症状,即表现为“清醒复发”。相反,帕金森病患者,只有在睡眠的状态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活动状态,它对于外界的一般刺激(如听到的、见到的、摸到的、嗅到的,等等)都不会做出任何应激反应,从而不表现出震颤、肌强直等症状,即表现为“睡眠消失”。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