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回归热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9-12-04 www.sdciq.gov.cn A +

  

  虱传回归热,又称流行性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分布广泛,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各国均已证实有本病发生和流行。历史上本病曾多次发生大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在中国解放前,由于战争、灾荒、饥饿、贫穷及卫生条差等原因,使虱传回归热在我国几乎年年发生和流行,尤以东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发病率为高。解放后,本病已得到控制,1979年9月卫生部将本病由检疫传染病改为监测传染病。
  

  一、病原学

  回归热螺旋体,属于疏螺旋体属,长10~30μm,宽0.3~0.5μm,有5~10个不规则的疏螺旋,二端尖削,运动活泼。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对干燥、热和化学消毒剂均较敏感,在凝固血块中于0℃可存活100天。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者从发病起到最后一次发作的期间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体虱或头虱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为:回归热患者→虱叮咬→人。当虱吸虱传回归热患者血液后,回归热螺旋体进入虱体后即穿过肠壁,以后仅在体腔的血、淋巴中寄生繁殖,虱子被抓碎后,螺旋体散出,可经抓痕侵入人体。手指污染螺旋体后,也可经眼、鼻粘膜侵入体内。还可经输血或通过胎盘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较多。病后免疫力短,仅维持2~6个月,易再感染。

  (四)、流行特征:

  (1)、季节性: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多发于冬春季,这与人的生活卫生条和人虱的生态习性密切相关。

  (2)、年龄性别特点:无性别差异,各年龄均有发病,而以10~40岁多发。

  (3)、不良的卫生习惯及居住条、人群移动、战争和灾荒等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三、临床表现与治疗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2~15天,通常为7~8天。本病起病急骤,先有畏寒,继以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眼结合膜充血,鼻衄,肝脾肿大。持续发热6~7天后,体温于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以下,大汗,甚至虚脱。转入无热期即间歇期2~4天,又有寒热发作,持续数日后退热,少数病例可有数次复发。可并发肺炎、脑膜炎等。

  (二)、治疗:主要用抗生素如四环素、青霉素、氯霉素等治疗。

  四、检疫监测与疫情管理

  (一)、虱传回归热的监测

  1、及时掌握和分析疫情。

  2、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如发现可疑病人时,应做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3、对可疑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染虱率并进行血标本培养检测。

  4、交通工具上发现可疑病人时,应对接触者进行染虱率和病原学检测。

  (二)、虱传回归热的疫情管理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虱传回归热疫情,应当向当地卫生部门通报,并及时上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对患者、疑似患者立即隔离治疗,并彻底灭虱,直到最后一次发热后再经15天观察,方可解除隔离。

  3、对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分别实施为期15天的隔离、留验或就地诊验等措施,进行病原学检验和灭虱。

  4、对患者、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行李、衣物等有关物品进行彻底灭虱及卫生处理。

  5、对有接触过虱传回归热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国境口岸工作人员应进行预防性的灭虱。

来源: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