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肺炎性假瘤

医学论文,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附178例报告)

2009-12-06 www.fx120.net A +

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附178例报告)

中国肿瘤临床2000年第6期第27卷论著

作者:屈大望 张熙曾 苏延军 高计林 张振 战忠利 王庆全

单位:屈大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 300060);张熙曾(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 300060);苏延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 300060);高计林(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 300060);张振(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 300060);战忠利(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天津市 300060)

关键词:肺部炎性假瘤;手术;病理检查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胸科1986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178例肺部炎性假瘤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本组178例中,保守治疗9例,手术切除169例。结果: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极为困难常误诊为肺癌,其症状与肺癌相似,表现最多的是胸痛和血痰,X线为肿块,最终诊断依据病理检查。临床诊断为炎性假瘤者,少数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抗炎治疗短期无效者,应采取积极手术切除,尤其是肿瘤>3cm者。手术原则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结论:本病预后良好,应提出的是肺部炎性假瘤有恶变的可能,应定期随访。

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flammatoryPseudoneoplasm(AReportof178Cases)

QuDawang Zhangxizeng SuYanjunetal(CancerHospitalof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

  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flammatorypseudoneoplasm.Methods:FromJan1986toDec1998,Onehundredandseventy-eightcasesofinflammatorypeudoneoplasmweretreatedinthishospital.Onehundredsixty-ninepatientsunderwentoperationandnineofthemweretreatedconservatively.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diagnosisofinflammatorypeudoneoplasmoflungwasquitedifficult,anditwasalwaysmisdiagnosedaslungcancer.Mostofthemmanifestedchestpain,bloodysputumandamassontheX-rayfilm.Thefinaldiagnosisdependeduponpathologicalexamination.Anti-inflammatorytherapywasnoteffectiveandoperativetreatmentshouldbeusedespeciallyforthemasswaslargerthan3cmindiameter.Therewasonlyfewcasescouldbetreatedbyconservativetreatment.Conclusion:Theprincipleofoperationistryingbesttoreversethenormallungtissues.butpostoperativefollow-upshouldbedonebecausemalignantchangesmayoccur.Theprognosisofthisdieaseisgood.

  keyWords Inflammatorypseudoneoplasmoflung Pathology Surgicaltreatment

  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肺内瘤样病变,临床称为肺炎性假瘤,我院1986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178例,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胸科自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13年间收治的以“肺部肿物”入院,出院时诊断为肺炎性假瘤的患者178例。

  1.2 性别年龄

  本组男性128例,女性50例。年龄13~75岁,20岁以下1例。21~30岁6例;31~40岁23例;41~50岁38例;51~60岁61例;61~70岁44例;71岁以上5例;中位年龄53岁。

  1.3 病期

  就诊时病史7天~17年(中位期2.5个月),以20~90天居多,约占70%(125/178),大于1年者9例,小于10天者8例,最短为7天。

  1.4 症状与体征

  178例患者多数表现有呼吸道症状,胸痛者52例,有4例伴有背痛,血痰及痰中带血者49例,发热者22例,多在37.5℃~38.4℃,其余为咳嗽、咳痰、乏力,刺激性干咳者不多,无症状者11例,1例体检发现少量胸水,经抗炎治疗后胸腔积液消失。

  1.5 放射学检查

  在左肺者67例,左上叶34例,左下叶28例,左肺门肿物5例,右肺病变102例,右上叶46例,右中叶15例,右下叶39例,右肺门肿物2例。另外有9例经抗炎治疗后肿物消失。本组病例胸片及CT表现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少数呈不规则形,质地致密。仅有两例是空洞型病变,肿物边缘清楚。9例肿物远侧有阻塞性炎症改变,2例有肺不张改变。85例边缘有毛刺样改变,7例肿物是分叶状,多数肺门清楚,有10例肺门部饱满感。X线诊断有65例诊为肺癌,2例报告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57例诊断为肺占位,诊断有炎性肉芽肿、TB、错构瘤,但肺癌不能排除。29例诊断为肺部良性肿瘤、TB或错构瘤。10例诊断肺炎,18例报告转移癌,仅16例报告为炎性假瘤。肿物大小:小于3cm者28例,大于6cm者5例,多数在3~6cm,最小1cm×1cm,最大12cm×9cm。

  1.6 治疗情况

  本组178例患者,9例经抗炎治疗后复查X片显示肿物消失。治疗最短7天,最长半个月。其余169例进行外科治疗。本组有65例误诊为肺癌中4例进行术前化疗(CAP,CAEP,CAE,AF方案),1例术前放疗。

  1.7 手术方式

  169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其中左肺病变67例:左上肺叶切除13例,左下肺叶切除21例,左全肺切除5例,左上肺叶楔形切除13例,左下肺叶楔形切除5例,左上肺叶加左下肺叶部分切除2例,左下肺叶加舌叶部分切除1例,左下肺叶加上叶部分切除1例,左上肺叶后段切除1例,前段切除1例。左舌叶切除2例,左舌叶楔形切除2例。右肺病变102例:右上肺叶切除25例,右下肺叶切除19例,右中肺叶切除13例,右全肺切除1例,右中上肺叶切除5例,右中下肺叶切除3例,右上肺楔形切除14例,右下肺楔形切除15例,右下肺叶加上叶部分1例,右肺叶加下叶部分2例,右下肺楔形加部分胸壁切除1例,右侧开胸探查1例,右中叶活检1例,右下叶活检1例。手术中,肺门多清晰,无肿大淋巴结,肿瘤局部炎性变明显,肿物较大者与周围粘连,分离时多出血。

  2 结果

  2.1 178例患者,9例进行保守治疗,痊愈出院。169例行外科手术切除(其中1例未能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

  2.2 病理检查

  169例手术后全部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部炎性假瘤。在病灶中发现鳞状细胞癌成分占4例(4/169,2.4%)。手术中以肺癌手术清扫的淋巴结均报告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3 讨论

  病理学家认为其病理形态复杂,对本病性质曾有许多争议,因此以往命名繁多:肺炎性假瘤(Pulmonarypseudotumor),炎症后假性肿瘤(Postin-flammatorylPseudotumor),黄色瘤(Xanthoma),纤维黄色瘤(Fibroxanthoma),黄色肉芽肿(Xanthogranu-loma),组织细胞瘤(Histocytoma),孤立性肥大细胞肉芽肿(Solitarymastcellgranuloma),浆细胞肉芽肿(Plasmacytogranuloma),硬化性血管瘤(Selcrosinghemangioma),圆形肺不张(Rounalatelectasis),蜂窝状肺(Honeycomblung)等等。目前临床及病理医生较为一致和认可的称其为肺部炎性假瘤。

  本病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我院张熙曾[1]报告1954年1月~1985年,11年间收治肺部炎性假瘤41例。本组1986年1月~1992年12月7年间为77例,而1993年~1998年底为111例。目前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但多与肺部感染有关,多数病例有肺感染病史。其病因为非特异性致病菌及病毒[2],陈庆平推测导致本病形成的是特异性病原存在或宿主内因缺陷[3]。本组178例多数有肺部感染病史,也支持本病与肺感染有关这一说法。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复习文献[4,5]与本组报告相似。本组最小13岁,最大75岁。国外资料本病发病平均年龄29.5岁。国内报告40~47岁,本组中位年龄53岁。均高于国内几组报告。本组男性128例(72%),多于女性50例(28%)。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症状,可以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血痰或咳血,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胸痛。从本组症状统计看,患者多数有呼吸道感染史,症状以胸痛(52/178,29.2%)血痰(49/178,27.5%),发热(22/178,12.3%)者居多,无症状就医者11例(11/178,6.2%)。

  本组病例中病变在肺门部的极少,仅5例(2.8%),其余均在肺段开口以下(173/17897.2%),这也是造成本病气管镜诊断困难的原因之一。本组进行手术169例中,右肺病变102例(60.3%),左肺67例(39.7%),右肺多于左肺。在左、右肺内发生部位,各叶之间无显著性差别。

  本病主要的术前诊断依据是放射学诊断,即肺部肿块,本组178例中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致密的实性肿块,仅2例表现为空洞型病变,病变周围清楚者29例,而85例肿物边缘不清,有毛刺状改变。9例肿物边缘有阻塞性炎性改变,2例有肺不张阴影。多数肺门部清楚(168/178),无肿大淋巴结影,仅10例表现肺门部饱满感。本组术前诊断169例手术者中有65例诊断为肺癌(65/169,38.4%)。其余57例诊为占位病变,但癌也不除外。29例诊为良性肿物、TB、溃疡病。仅有16例诊为炎性假瘤,诊断正确率为9.5%(16/169)。

  本病治疗有9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肿块消失),其余169例手术切除,国内报告也以手术治疗为主[1,2,4,5]。本组中全肺切除5例,规则的肺叶切除99例,不规则的肺叶切除70例(活检、楔形和叶加部分肺组织)。也可看出肺炎性假瘤的炎性跨叶性特点。本组术中行冰冻检查阴性者2例。手术后病理报告有4例并存癌。

  我们认为,肺部炎性假瘤术前诊断目前极为困难,因此凡有以呼吸道症状就诊者,尤其表现为短期胸痛、血痰、发热者,X线发现肿块影,尤其是发生在肺支气管段口水平以下,肺门清晰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性。目前肺炎性假瘤发病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肺癌发病高发的当今,不应排除本病的存在。治疗可先行抗炎,本病少数病例内科抗炎治疗可以治愈。如短期无效(3周),应争取外科手术切除。外科原则是切除病变,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病最终诊断依据是病理检查。应提出的是本病有恶变的可能,近年多家报道[6~8]肺炎性假瘤癌变或伴发肺癌。Snyder[9]等1995年用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方法在一肺炎性假瘤中发现了克隆细胞生成的变化,从而推论本病可能是真正的肿瘤而非炎症的反应性改变。因此对于治愈的炎性假瘤应定期随访。

(李雅玲校对)

  王庆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天津市 300060)

  参考文献

  1,张熙曾,刘亦庸.肺炎性假瘤―附41例报告.肿瘤医学杂志,1985;6(1):53

  2,李应周.肺炎性假瘤―附12例报告.陕西医学杂志,1995;24(7):398

  3,陈永平.炎性假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5;15(1):58

  4,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肺炎性假瘤.中华内科杂志,1978;17:9

  5,张逊,王增林.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肿瘤防治研究,1996;(23)2:98

  6,崔忠厚,黄孝迈,康漕源.26例肺炎性假瘤报告.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89;5(1):35

  7,孟宪利,杜喜祥,王晓玲,等.肺炎性假瘤病变1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6):376

  8,陈宁,王瑞,王增林,等.炎性假瘤合并肺癌―附6例报告.肿瘤防治研究,1996;23(5):304

  9,SnyderCS.Clonalchangeininflammatorypseudotumorofthelung:acasereport.Cancer1995;76(9):1545

1999-12-17收稿

  2000-02-24修回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