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道出血

胆道出血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

2009-12-07 qkzz.net A +

胆道出血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推荐到首页 □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18期1/2页12

【关键词】胆道出血

患者,女,21岁,因反复呕血,解血便3周于2005年9月21日入院,患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样物,量约40~50g/次,大便为暗红色,量约50~500g/次,出血多在7~10天出现1次,一次连续2~3天停止,出血时伴上腹剑突下剧烈疼痛,出大汗,面青灰、头昏、心悸,在外测血压低,在80~90/50~60mmhg。病初在外院做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小溃疡”,考虑诊断“溃疡病伴出血”,给予输血止血,奥美拉唑抑酸,阿莫西林抗hp治疗症状反复。病程中无畏寒及发热,无放射痛,无黄疸出现。既往11年前患者因“胆囊结石、胆道蛔虫”行了2次手术治疗,当时曾切除胆囊,否认有肝炎病史。入院时查体,t36.5℃,p108次/min,r20次/min,bp100/60mmhg,中、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睑结膜、口唇及甲床苍白,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上腹正中有手术疤痕,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肝区无叩痛,移浊(-),肠鸣音活跃,8次/min,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63g/l,rbc2.27×1012/l,plt268×109/l,大便隐血(+++),尿分析无异常,血糖、肝功、电解质、肾功能、乙肝三对及甲、丙肝抗体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约0.5cm×0.6cm,未见活动出血”。

入院后仍考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给予奥美拉唑抑酸、止血敏、止血芳酸、生长抑素及维生素k1止血,输红细胞悬液2u治疗,1周后出血止,大便转黄,但进食后,又出现大出血,性质同前,于是转上级医院行胃镜下止血,胃镜仍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小溃疡,胃内、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均有血迹,行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止血处理后,立即又回到我院继续止血,抑酸、输血治疗,出血又停止,但1周后又再次大出血,且观察到患者皮肤出现轻微黄染,复查肝功:ast32u/l,ast168u/l,ggt420u/l、alp319u/l,a29.5g/l,g17.5g/l,tbil36.3μmol/l,dbil16.2μmol/l,不排除胆道出血可能,经积极止血、输血处理后,转上级医院仍在胃镜下止血处理,但出血不止,于是转该院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总管与肝门血管形成瘘,经手术处理出血停止,术中术后共输红细胞悬液9u,1个月后随访,恢复较好。

胆道出血系肝胆疾病、创伤、手术或全身性因素而导致的肝内、外胆道系统的大量出血;70%左右是因胆结石症、胆道蛔虫引起的胆道感染所致。其基本病变是造成胆管血管瘘,出血呈周期性,一般5~10天1次。胆道出血并不罕见,文献报道胆道大出血的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3%~5%。出血量大者可造成是包括出血性休克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其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对本病诊治方法及技术的改进,疗效也有所提高,但误诊率和无效率还很高,死亡率的降低不够理想,本例患者有明确的胆道手术史、典型的上腹绞痛后出血,出血呈周期性,早期诊断胆道出血病应该不困难,之所以误诊,考虑:(1)对该少见病的认识重视不够,缺乏经验;(2)一叶障目,过于相信辅助检查,被胃镜检查误导;(3)对既往病史不够重视,早期未做b超或彩超检查;(4)经强有力抑酸止血等治疗出血又周期性发作,未进一步分析出血原因,未估计到病因的复杂性;(5)该病例的特殊性,确实并存有溃疡病。通过这1例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

作者单位:402460重庆,重庆市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

 (编辑:张彦)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