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齿状突发育畸形

三维CT成像在小儿寰枢椎旋转性移位中的应用 刘新 韩镜明 等

2009-12-07 www.cqvip.com A +

摘  要:目的探讨三维CT成像(3DCT)对小儿寰枢椎旋转性移位(atlanto-axialrotatorydisplacement,AAR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和比较6例小儿AARD在普通CT扫描(2DCT)和3DCT中的影像表现。结果(1)2DCT和3DCT测量6例患儿寰齿前间距和齿状突侧距的结果基本相同;(2)3DCT显示6例患儿侧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和旋转,2DCT不能显示侧块有无移位和旋转;(3)6例中,2DCT显示1例同时有寰椎(C1)和枢椎(C2)的异常旋转(分别为8°和35°),3例有C2异常旋转(7°-30°,平均18.7°),2例未发现寰枢椎的旋转异常。3DCT显示2例同时有C1和C2同时有C1和C2旋转异常(分别为11°、30°和11°、40°),4例有C2旋转异常(9°-34°,平均16.5°)。相同病例,2DCT对C1和C2旋转程度的测量低于3DCT所测得的结果;(4)3DCT发现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表现为齿状突短平和齿突尖消失,2DCT不能观察齿状突的发育状况。结论3DCT对AARD的诊断作用明显优于2DCT。3DCT不仅能准确地、直观地评估太突和侧块的移位程度、方向以及寰枢椎的旋转程度,而且能发现伴发的寰枢椎尤其是齿状突发育畸形,对全面明确AARD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