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大肠癌

什么是大肠癌|北京肿瘤医院 治疗肝癌 肺癌 胃癌 直肠癌 恶性淋巴瘤 骨癌 乳腺癌 脑癌

2009-12-08 www.zbwk.com A +

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即位于升结肠、横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102万新发病例和53万死亡病例。最新统计: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连年“走高”,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3~16万人,死亡人数约6~9万人,多发于大中城市,在消化道肿瘤中已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从80年代至本世纪我市大肠癌发病人数翻了一番,与90年代相比由15/10万增至20/10万左右,20年来发病率平均每年递增2%,男性发病率由发病第五位升至第四位,女性由第六位升至第三位,其男女比例为1.5:1,多发于30~50岁之间。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有虚弱,消瘦,营养不良,恶病质,腹泻,便秘,肠道出血,贫血,骶部疼痛,腹水,肝大,黄疸等,临床以粘血便最多。理化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结肠气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阳性,纤维结肠镜检查,超声切面显像检查,核素检查,CT检查,细胞学检查等。大肠癌的常见症状  与许多肿瘤一样,在大肠癌的早期阶段没有什么症状。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已经引起梗阻时才会引发一系列症状。  大肠癌的症状有:1、无特殊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出现持续性腹泻或便秘。2、无痢疾、肠炎、痔疮、瘘等病史,出现便频、粪便伴脓血、粘液、血便。3、近期出现持续性腹痛、胀气、腹部不适,经一般治疗无效者。4、有肠梗阻症状逐渐加剧者。5、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或体重减轻者。6、腹部出现包块,左或右下腹部尤为多见。7、连续出现黑色或柏油样粪便,潜血试验阳性,镜检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者,均应做进一步检查。  中医把大肠癌归为“积聚”、“肠覃”、“肠风”、“脏毒”等范畴。大肠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大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大肠癌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大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可明显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年龄更加年轻。

大肠癌分期  为了对大肠癌进行一致和有序的分期,美国癌症分期和最终结果报告联合委员会推荐使用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级。这个系统对原发肿瘤的范围(T)、区域淋巴结的状态(N)、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进行分级。TNM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认可,应被认为是大肠癌的首选分级。大肠癌发病率高80%肠癌患者首诊被误诊  “造口”是治疗晚期肠癌的常见手术,近10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翻了一倍以上,目前全国大约有100万“造口”病人,而且还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在递增。  所谓“造口”,是指由于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等疾病或外伤,造成正常肛门、直肠、回肠或膀胱的结构破坏或功能丧失时,医生通过手术在腹壁上人为开口,起到排泄粪便或尿液的功能。导致近年来肠癌高发的主要因素:一是社会人口老龄化;二是饮食结构趋向于高热量、低纤维的西方化。早期大肠癌的主要症状是便血、肚子痛、消瘦等,而临床上约有80%的病人首次都被当作腹泻、痔疮等误诊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高达98%,而晚期的生存率较差。大肠癌发病年轻化运动和粗纤维摄入少是主因  2006年天津市大肠癌防治宣传周”将于12月11日启动。日前,记者从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获悉,我国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近两年,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不断攀升,男性多于女性。在该院结直肠肿瘤科就治的1500余名大肠癌患者中,每100人中35岁以下的就有4至5人。高脂肪、高蛋白摄入量增加,运动和粗纤维摄入缺少是主因。有便不排“憋”出大肠癌  恶性肿瘤发病呈现出“城市化”趋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肠癌,以往常被忽视的大肠癌现已跃居消化道肿瘤发病的第二位,发病率为20/10万,并以年均2%的速度递增。大肠癌发病凶险、检出率低、死亡率高,且有明显的发病年轻化趋势。  医学上将结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这种典型的城市病正在严重威胁大中城市居民的健康,越是富裕地区,发病率就越高。大肠癌患者食谱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这些过剩的营养难以消化,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便秘,使粪便堆积肠道,其中有害物质长期潴留,带来大肠癌患病风险。此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没时间运动和排便,也是导致部分青年人罹患大肠癌的主要原因。大肠癌发病男女比例为1.5∶1,该院对近2年接诊的1500余名大肠癌患者统计发现,这种50岁以上人群高发的恶性肿瘤,35岁以下患者已跃升至1/20。年轻人太“潇洒”易患大肠癌  针对上述特点,专家提醒市民,从年轻时就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另外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吃粗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也很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不但迅速上升,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一些自认为过着“潇洒”随意生活的年轻人正成为新的易感人群。  据介绍,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过去患者基本上是老年人,连中年人都很罕见。为什么大肠癌会击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呢?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许多年轻人追求轻松随意的生活方式,夜生活“丰富多彩”,这使得三餐不定时或暴饮暴食。尤其有些人喜欢追求刺激,在欢歌劲舞时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这都会骤然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食用熏腌食品和油炸食品,也是年轻人消化道肿瘤呈高发的重要原因。  专家指出,青年人患大肠癌有四大特点:一是早期发现少。直肠指诊没有列入常规体检选项中,青年人对疾病缺乏警惕,而女青年更是羞于检查,被确诊的患者中60%已属中晚期。二是恶性程度高。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中,超过6成已经转移扩散。三是漏诊多。临床统计发现:35岁以下大肠癌患者从感到不适到就诊、最终确诊,平均时间为5至15个月,70%患者被误诊为痔疮、肠炎和肠虫症等。四是治疗效果差。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肿瘤已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30%。  专家提醒,年轻人要学会保卫自己的肠胃,千万不可太“潇洒”。糖尿病患者警惕大肠癌  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将它们消灭在最初阶段,已经受到了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然而,Ⅱ型糖尿病病人和直肠癌之间的“亲密关系”却乏人问津,而据8月份出版的《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报道,Ⅱ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发病相关,特别在男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专家们比较了100例绝经后糖尿病女性和500名健康人结、直肠腺瘤的发生风险,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直肠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的两倍,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这种风险会提高到3倍左右。  还有研究表明,男性患者大肠癌发病率更高。因为男性对吸烟的偏好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大肠癌偏爱“美餐族”  大肠癌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一般认为高脂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食后使肠内的胆酸、胆固醇量增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此两者的代谢产物可能为大肠癌的致病物质。食物纤维(如纤维素、果胶、半纤维、木质素等)能稀释肠内残留物,增加粪便量,使粪便从肠道排空加快,减少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故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多为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不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刺激肠道,引起排便紊乱、便秘,加之一些城市患者缺乏体育锻炼,使肠蠕动缓慢,致使粪便中的许多有害物质长期潴留,从而诱发大肠癌。饮食方面,应适当增加粗粮、纤维素的比例,避免过量进食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大肠癌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一般来讲,大肠癌的发展过程包括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和浸润转移。这一过程大多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完成,这就为大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有利的机会。饮食干预:合理膳食营养,减少饱和脂肪的摄食,增加食物纤维量,特别是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食用,以及钙剂的补充。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不吸烟。  早期筛查:50岁时就应开始大肠癌筛查,包括粪便潜血试验、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等。  早期治疗:早期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应及时切除,阻止肿瘤的发展。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族性大肠癌、有肿瘤史的患者等。大肠癌高危人群应进行重点筛查,以期发现无症状的临床肿瘤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人群死亡。咖喱能防大肠癌  各种口味香料间,彼此冲突而又和谐的感觉,让咖喱成为风靡世界各地的“黄金调料”。而据最新一期的美国《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杂志》报道,咖喱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食欲,还能成为高危人群预防大肠癌的法宝。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日前完成了一项临床试验。科学家们选用了一种食用化学品来降低肠管内前期癌细胞的生长数量。这些前期癌细胞在人们患上大肠癌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将最终导致大肠癌。  试验使用的化合物中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从咖喱的姜黄根粉末中萃取出的酸性黄;而另外一种就是洋葱中发现的叫做槲皮黄酮的抗氧化剂。  之后,研究人员又将这种化合物在5名病人身上进行了试验,这5位试验者都患有一种叫做肠道息肉的遗传病。专家解释说,这些患者身上的结肠如果不通过手术摘除,那么到了40岁,息肉肯定会转化为肿瘤。  这项试验总共进行了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病人一天3次,每次服食480毫克的酸性黄和20毫克的槲皮黄酮。结果表明,试验者息肉的平均数目减少了60%,体积减小了50%。尽管患者使用的化合物中包含了两种成分,但研究者们认为,酸性黄是能达到这种神奇效果最关键的因素。  该试验首次显示了咖喱可以降低癌前病变――肠道息肉转化为结肠癌的几率,但是由于咖喱含的酸性黄不多,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在食品中获取此种物质,进一步的研究已经在计划中了。巧用橄榄油可预防大肠癌!  被称作“液体黄金”、“美女之油”、“地中海甘露”的橄榄油常常是明星们追逐青春的法宝之一。其实,除了能美容,橄榄油还是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则更因为它在预防大肠癌方面的功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  橄榄油之所以能防癌,是因为其含有的欧咪伽D3对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欧咪伽D3是人体内两种必需的脂肪酸之一,是生命核心物质,在人体内参与磷脂合成与代谢,是维系人类进化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支柱,对身体中每个细胞的健康都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欧咪伽D3既不能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也不能在人体内自行生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同时,流行病学统计也证实,富含橄榄油的膳食的确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和经济发展组织调查发现,从全世界来看,地中海沿岸居民的体质最好,平均寿命最长,大肠癌的发病率极低,这与当地居民主要食用橄榄油有很大关系。  橄榄油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直接饮用,也可烹调食用。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橄榄油可以分为原生型和精炼型两大类。精炼橄榄油虽然质量不及原生油,但由于价格低廉,因此成为目前大众消费的首选。一般的橄榄油在常温、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可以密封保存两年,但开封后最好在45天内用完。警惕大肠癌的“高危病”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医学界已公认某些疾病与大肠癌关系密切:  大肠息肉:息肉是从肠黏膜上长出来的一种赘生物。  家族性息肉病: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大肠黏膜上布满密集的大小不等的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脓血便,痉挛性腹痛及里急后重感。  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的虫卵长期存在于大肠黏膜中剌激肠黏膜而导致癌变。  以前患过大肠癌者:约2%~11%的大肠癌患者在治疗后可以再发生大肠癌称为异时多发癌。大肠癌及家庭性息肉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有大肠癌家庭史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高3倍,应定期做结肠检查。

肿瘤专家推荐
王桂绵教授:
  全国著名肿瘤专家,中西医结合教授,中国当代治疗肿瘤名专家之一。4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道癌、乳腺癌、胃癌专家、中北卫科癌症医学研究院特邀专家。
先后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六五、七五、八五攻关课题。结合手术、放、化疗提高了治愈率。..... 更多>> 精彩放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