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鼻窦创伤

第二节鼻窦创伤 等

2009-12-08 www.cnic.ac.cn A +

信息编号59751至59800间共50条。
59751:第二节鼻窦创伤
鼻窦创伤(traumaticinjuriesofthenasalsinus)因上颌窦及额窦位置较表浅,受创伤的机会较多,以上颌窦最多,额窦次之,筛窦较少,蝶窦因位于深处更为少见。平时以工伤及交通事故;战时各种火器伤,以枪弹及弹片伤多见。由于鼻窦的解剖、生理特点,损伤时有下列特点:(一)常并发眼眶、颧骨、上颌骨、上牙槽和颅脑损伤。(二)几个鼻窦常同时受损伤。(三)鼻窦对弹片有缓冲作用,除冲力过大...查看详细(7072字节)

59752:第三节咽喉创伤
咽喉创伤(traumaticinjuriesofthepharynxandlarynx)常为颈部外伤所累及,常合并颈段气管、食管伤。咽喉与甲状腺、颈部大血管、神经、颈椎等重要器官邻近,如同时受伤,可以出现大出血、休克、窒息等危象,而使抢救不及以致死亡。平时多由于交通事故、工伤、体育运动等引起。以咽喉及颈部挫伤、喉软骨骨折脱位、喉粘膜及声带出血、肿胀或撕裂伤。战时多为枪弹、弹片引起贯通伤、盲管伤、切割伤等...查看详细(10441字节)
59753:第四节耳创伤
一、耳廓外伤(traumaticinjuryoftheauricle)耳廓易遭受各种挫伤、切伤、撕裂伤、断离伤及火器伤。处理不当、可发生软骨膜炎、软骨坏死,遗留耳廓畸形。耳廓挫伤可使血管破裂,血液淤积于软骨与软骨膜之间,形成血肿,除感局部胀痛外,无其他症状。血肿多发生于耳廓上部,前外侧面,呈半圆形紫红色肿块,质软。血肿如不处理发生机化,可致耳廓增厚变形。如发生感染可发生化脓性软骨膜炎。血肿可在严密消毒下进行穿刺...查看详细(5035字节)

59754:第十四章 耳挫伤
第一节爆震性聋爆震性聋(explosivedeafness)指由于枪炮射击、炸弹及其他爆炸物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波引起中耳、内耳损伤、听力下降。大炮、炸药在发射或爆炸时瞬间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以超声速向外扩散,从而产生巨大压力波,压力波含有冲击波及强脉冲噪声,二者同时作用于身体时,最容易受到损伤的是听觉器官,当听觉器官受到损伤时其他脏器不一定受到损伤,当其他脏器受到损伤时,听器官的损伤可能已相当严重...查看详细(2043字节)
59755:第二节噪声性聋
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deafness)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因此,减少或消灭噪声,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噪声性聋常见于高度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如舰艇轮机兵,坦克驾驶员...查看详细(2286字节)

59756:第十五章
气压性创伤第一节中耳气压伤(barotraumaofthemediaera)飞行中由于高度的变化或潜水时深度的变化,大气压力也随之产生变化,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及时调节鼓室内压力,致使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中耳创伤称为中耳气压伤。发病机理飞机上升时外界气压降低,鼓室内气压相对较高形成正压。上升约60m时(相当减压0.7KPa),可感到轻度耳胀,鼓膜向外膨隆。随高度的增加,耳胀感及鼓膜膨隆更加明显...查看详细(3313字节/1图片)
59757:第二节鼻窦气压伤Barotrauma
ofthesinus)飞行或潜水时,外界气压急剧变化,鼻窦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不能取得平衡,以致鼻窦粘膜充血肿胀,甚至粘膜或粘膜下出血、水肿等一系列变化的疾病称为鼻窦气压伤。好发于额窦和上颌窦。发病机理正常人鼻窦开口经常保持通畅,当飞机上升,外界气压低于窦内气压时,窦内空气经窦口外逸;飞机下降时,外界气压高于窦内气压,外界空气通过窦口进入窦内,故窦内外气压可迅速平衡。若窦口受某些病变影响,如急、慢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查看详细(2229字节)
59758:附录一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
1%麻黄素滴鼻液(ephedrinesol)成分:盐酸麻黄硷1克,生理盐水加至100毫升。作用:血管收缩作用比较持久而缓和,对鼻粘膜上皮纤毛活动影响少,可改善鼻通气,促进鼻窦引流,并可减轻局部炎症。用途: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也可用于鼻出血。用法:滴鼻或喷入鼻腔,小儿宜用0.5%的溶液。每日三次,每次3~4滴。不宜长期使用。止血用2%的溶液。0.25%氯霉素麻黄素液(0.25%chloromycetinandephedrinesol.)...查看详细(9521字节)

59759:附录二耳鼻咽喉科常用X线检查
一、鼻窦的X线检查(一)鼻颏位(Water氏位)主要用于检查上颌窦及其四壁,上壁、后壁显示较清晰,也可显示其他诸如筛窦。额窦,但额窦变形较大。筛窦前后组分离投影观察不够满意(图1)。图1鼻颏位(二)鼻额位(Caldwell氏位)主要检查额窦,筛窦,但前后不易分辨,前组气房居上。位于鼻腔两侧,后组气房投影于上颌窦内上侧。也可显示鼻腔、眼眶,但上颌窦被颞骨岩部重迭而不清楚(图2)。图2鼻额位(三)侧位主要检查额窦...查看详细(3075字节)
59760:附录三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
鼻咽癌T一分级Tis:原位癌。T1:肿瘤局限于一个区。T2:肿瘤局限于二个区。T3:肿瘤超出鼻咽部,并侵犯颅底和/或脑神经。Tx:原发癌灶完全无法分级。喉癌T一分级:声门上区:Tis:原位癌。T1:肿瘤局限于声门上部,声带运动正常。T2:声门上肿瘤向声门侵犯,声带未固定。T3:声门上肿瘤累及声门或声门下,声带固定,并/或有向深部浸润的其他征象。T4:声门上肿瘤向喉外扩散,如下咽或口咽...查看详细(1832字节)
59761:第一篇医学影像学总论
自伦琴(WilhelmConradRontgen)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radiology)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medicalimageology)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主要内容,应用普遍。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和γ闪烁成像(γ-scintigraphy)...查看详细(2165字节)
59762:第一章 X线
成像第一节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与设备一、X线的产生特性(一)X线的产生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具有很高能量,肉眼看不见,但能穿透不同物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射线。因为当时对这个射线的性质还不了解,因此称之为X射线。为纪念发现者,后来也称为伦琴射线,现简称X线(X-ray)。一般说,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被物质阻挡即可产生X线。具体说,X线是在真空管内高速行进成束的电子流撞击钨(或钼)靶时而产生的...查看详细(6665字节)

59763:第二节 X线图像特点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层投影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正位X线投影中,它既包括有前部,又有中部和总后的组织结构。重叠的结果,能使体内某些组织结构的投影因累积增益而得到很好的显示,也可使体内另一些组织结构的投影因减弱抵消而较难或不能显示。由于X线束是从X线管向人体作锥形投射,因此,将使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放大并产生伴影(图1-1-4)。伴影使X线影像的清晰度减低...查看详细(1088字节)
59764: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反映了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这就是赖以进行X线检查的自然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便产生人工对比。因此,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一、普通检查包括荧光透视和摄影。荧光透视(fluoroscopy):简称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由于荧光亮度较低,因此透视一般须在暗室内进行...查看详细(6615字节)
59765:第四节 X线分析与诊断
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影像为基础,因此需要对X线影像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产节解X线影像所反映的正常与病理的解剖特点。综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推理,才可能提出比较正确的X线诊断。因此,X线诊断的准确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X线影像的特点及其解剖、病理基础的认识和诊断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为了作出正确的X线诊断,在分析和诊断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查看详细(2344字节)
59766:第五节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X线诊断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尽管其他一些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例如CT和MRI等对一部分疾病的诊断,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但它们并不能取代X线检查。一些部位的检查,例如胃肠道,骨关节及心血管,仍主要使用X线检查。X线还具有成像清晰、经济、简便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X线诊断仍然是影像诊断中使用最广泛和最基本的方法。最近修改日期:00-05-2318:48:05...查看详细(359字节)

59767:第六节 X线检查中的防护
X线检查应用很广,接触X线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应该重视X线检查中的防护问题。应了解放射防护的意义、方法和措施。一、放射防护的意义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曝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X线曝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则少有影响。因此,不应对X线检查产生疑虑或恐惧,而应强调和重视防护,如控制X线检查中的曝射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查看详细(2015字节)
59768: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
CT是Hounsfield 1969年设计成功,1972年公诸于世的。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所显示的是断面解剖图像,其密度分辨力明显优于X线图像。从而显著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CT也大大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由于这一贡献,Hounsfield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金。第一节 CT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CT的成像基本原理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查看详细(2402字节)
59769:第二节Ct图像特点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象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大小可以是1.0×1.0mm,0.5×0.5mm不等;数目可以是256×256,即65536个,或512×512,即262144个不等。显然,象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on)高。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查看详细(1798字节)
59770:第三节Ct检查技术
患者卧于检查床上,摆好位置,选好层面厚度与扫描范围,并使扫描部位伸入扫描架的孔内,即可进行扫描。大都用横断面扫描,层厚用5或10mm,特殊需要可选用薄层,如2mm。患者要不动,胸、腹部扫描要停止呼吸。因为轻微的移动或活动可造成伪影,影响图像质量。CT检查分平扫(plainCTscan)、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enhancement,CE)和造影扫描。(一)平扫 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查看详细(863字节)

59771:第四节Ct分析与诊断
在观察分析时,应先了解扫描的技术条件,是平扫还是增强扫描,再对每帧CT图像进行观察。结合一系列多帧图像的观察,可立体地了解器官大小、形状和器官间的解剖关系。病变在良好的解剖背景上显影是CT的特点,也是诊断的主要根据,大凡病变够大并同邻近组织有足够的密度差,即可显影。根据病变密度高于、低于或等于所在器官的密度而分为高密度、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如果密度不均,有高有低,则为混杂密度病变。发现病变要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数目和边缘...查看详细(1129字节)
59772:第五节Ct诊断的临床应用
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在了解其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应用。CT诊断应用于各系统疾病有以下特点及优势,参考图1-2-6。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对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塞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查看详细(2695字节)
59773:第三章 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骨管造影,因血管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迭,血管显影不清。过去采用光学减影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显影清晰。DSA则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Nudelman于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的图像。目前,在血管造影中这种技术应用已很普遍。第一节 DSA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DSA是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查看详细(1854字节)
59774:第二节Dsa
检查技术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A(intraarterial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DSA,IVDSA)两种。由于IADSA血管成像清楚,造影剂用量少,所以应用多。IADSA的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5000u,行全身低肝素化,以防止导管凝血。将导管尖插入欲查动脉开口,导管尾端接压力注射器,快速注入造影剂。注入造影剂前将IITV影屏对准检查部位...查看详细(585字节)
59775:第三节Dsa
的临床应用目前,IDASA对动脉的显示已达到或超过常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水平,应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对直径200μ以下的小血管及小病变,IADSA也能很好显示。而观察较大动脉,已可不作选择性插管。所用造影剂浓度低,剂量少。还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作为功能检查手段。DSA可行数字化信息储存。IVDSA经周围静脉注入造影剂,即可获得动脉造影,操作方便,但检查区的大血管同时显影,互相重迭,造影剂用量较多...查看详细(1168字节)
59776:第四章 超声成像
超声是超过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000赫兹(Hertz,Hz)以上。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性质上的差异,以波形、曲线或图像的形式显示和记录,借以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40年代初就已探索利用超声检查人体,50年代已研究、使用超声使器官构成超声层面图像,70年代初又发展了实时超声技术,可观察心脏及胎儿活动。超声诊断由于设备不似CT或MRI设备那样昂贵,可获得器官的任意断面图像,还可观察运动器官的活动情况...查看详细(5907字节)
59777:第二节Usg图像特点
声像图是以明(白)暗(黑)之间不同的灰度来反映回声之有无和强弱,无回声则为暗区(黑影),强回声则为亮区(白影)。声像图是层面图像。改变探头位置可得任意方位的声象图,并可观察活动器官的运动情况。但图像展示的范围不像X线、CT或MRI图像那样大和清楚。最近修改日期:00-05-2318:47:56...查看详细(306字节)
59778:第三节Usg检查技术
超声探查多用仰卧位,但也可用侧卧位等其他体位。探查过程中可变更体位。切面方位可用横切、纵切或斜切面。患者采取适宜体位,露出皮肤,涂耦合剂,以排出探头与皮肤间的空气,探头紧贴皮肤扫描,扫描中观察图像,必要时冻结,即停帧,行细致观察,作好记录,并摄片或录像。应注意器官的大小、形状、周边回声,尤其是后壁回声、内部回声、活动状态、器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活动度等。最近修改日期:00-05-2318:48:10...查看详细(442字节)
59779:第四节Usg图像分析与诊断
观察声像图时,首先应了解切面方位,以便于认清所包括的解剖结构。注意周边回声,包括器官和较大肿块的边缘回声,借此可观察其大小、形状、位置与活动情况。应用游标可测量其径线、面积或体积,判断是否增大或缩小;有无局部膨隆;有无移位,活动如何等。要观察器官与较大肿块的内部回声,包括回声的强弱、多少、分布和回声周围情况(例如有无声影)等。因为它可反映组织结构的内部性质。还应注意邻近器官的改变,包括受压移位或浸润破坏等。器官弥漫性病变依器官大小、形状和内部回声的改变进行诊断...查看详细(1115字节)
59780:第五节Usg诊断的临床应用
超声对心、腹部和盆部器官包括妊娠的检查应用较多。如对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硬化、胆囊结石与肿瘤、胰腺及脾的疾病、腹水的诊断;肾、膀胱、前列腺、肾上腺、子宫、卵巢的检查;眼、甲状腺及乳腺的检查;妊娠的诊断,胎位、胎盘的定位,多胎、死胎、胎儿畸形及葡萄胎的判定等都有相当的价值(图1-4-3)。图1-4-3声像图a.正常子宫(↓)b.卵巢皮样囊肿(↓)c.妊娠(↓)d.胎头光环(↓)e.子宫前壁胎盘(↓)f.前置胎盘(↑为子宫内口)BL.膀胱UT.子宫C.囊肿P.胎盘AM.羊水FA.胎儿应当指出...查看详细(955字节)

59781:第五章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象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查看详细(5188字节)
59782:第二节MRI图像特点
一、灰阶成像具有一定T1差别的各种组织,包括正常与病变组织,转为模拟灰度的黑白影,则可使器官及其病变成像。MRI所显示的解剖结构非常逼真,在良好清晰的解剖背景上,再显出病变影像,使得病变同解剖结构的关系更明确。值得注意的是,MRI的影像虽然也以不同灰度显示,但反映的是MR信号强度的不同或弛豫时间T1与T2的长短,而不象CT图象,灰度反映的是组织密度。MRI的图像如主要反映组织间T1特征参数时,为T1加权象(T1weightedimage...查看详细(2154字节)
59783:第三节MRI检查技术
MRI的扫描技术有别于CT扫描。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因此,需选择适当的脉冲序列和扫描参数。常用多层面、多回波的自旋回波(spinecho,SE)技术。扫描时间参数有回波时间(echotime,TE)和脉冲重复间隔时间(repetitiontime,TR)。使用短TR和短TE可得T1WI,而用长TR和长TE可得T2WI。时间以毫秒计。依TE的长短,T2WI又可分为重、中、轻三种...查看详细(2271字节)
59784:第四节MRI分析与诊断
观察前,要先了解MRI设备的类型、磁场强度和扫描技术条件,如TR与TE的长短,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图像的对比度,还有助于分辨T1WI和T2WI。观察MRI时,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析,要结合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进行观察,以便获得立体的概念,便于对病变位置乃至起源作出判断。要结合T1WI和T2WI,尤其对轻重不同的T2WI进行分析,因为比较两个加权像上病变的信号强度变化,有助于对病变性质的判断。MRI显示解剖结构清晰而逼真...查看详细(903字节)
59785:第五节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MRI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时间虽短,但已显出它的优越性。在神经系统应用较为成熟。三维成像和流空效应使病变定位诊断更为准确,并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对脑干、幕下区、枕大孔区、脊髓与椎间盘的显示明显优于CT。对脑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脑梗塞、脑与脊髓肿瘤、血肿、脊髓先天异常与脊髓空洞症的诊断有较高价值。纵隔在MRI上,脂肪与血管形成良好对比,易于观察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对肺门淋巴结与中心型肺癌的诊断...查看详细(1217字节)
59786:第六章 计算机X线成像和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第一节 计算机X线成像传统的X线成像是经X线摄照,将影像信息记录在胶片上,在显定影处理后,影像才能于照片上显示。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radiography,CR)则不同,是将X线摄照的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image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计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出灰阶图像。CR与DSA中所述的DR同属数字化成像。一、CR的成像原理与设备CR的成像要经过影像信息的记录、读取、处理和显示等步骤...查看详细(3306字节)
59787:第二节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communicatingsystem,RACS)是存放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不是成像装置。当前,X线图像、CT与MRI大多是以照片形式于放射科档案室存档。需要时,要从档案室借调,占用很多人力,借调中,照片丢失或错拿时有发生,而且效率低。由于影像诊断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图像数量大增。照片存档与借调工作大且不便。因此,人们提出了用另一种方式存放与传输图像,以使图像高效率使用并能安全保存...查看详细(2909字节)
59788:第七章 不同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
如前所述,医学影像学中有X线、CT、DSA、USG和MRI等多种成像技术,在每种成像技术中还有多种检查方法。应当指出,各种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都有它的优势与不足,并非一种成像技术可以适用于人体所有器官的检查和疾病诊断,也不是一种成像技术能取代另一种成像技术,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印证。在选用时就要权衡利憋,进行选择和综合利用。一般在能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应选用简单方便,对患者安全、痛苦少的非损伤性和检查费用低的成像技术或检查方法才能明确诊断...查看详细(1381字节)
59789:第二篇 骨关节
骨关节疾病多而复杂,除外伤、炎症和肿瘤等疾病外,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代谢和内分泌等疾病也可引起骨骼的改变。X线能反映这此疾病的一定病理变化。因此,X线检查和诊断在骨关节疾病中应用相当普遍。CT与MRI不但可显示骨与关节,且对病变的准确定位优于X线,但价钱昂贵,故一般是在X线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使用。最近修改日期:00-05-2318:48:09...查看详细(348字节)
59790:第一章 X
线诊断骨骼含有大量钙盐,密度高,同其周围的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而在骨骼本身的结构中,周围的骨皮质密度高,内部的松质骨和骨髓比皮质密度低,也有鲜明的对比。由于骨与软组织具备良好的自然对比,因此,一般摄影即可使骨关节清楚显影,而骨关节疾病也易于在X线片上显示出来,经观察、分析可作出诊断。X线检查不仅能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而且还有可能作出定性诊断。但不少骨关节疾病,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出现晚,因此...查看详细(2325字节)
59791:第二节正常X线表现
人体骨骼因形状不同而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一、骨的结构与发育(一)骨的结构 骨是由骨细胞、骨基质、矿物盐和纤维构成。骨的细胞成分包括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细胞埋置于骨基质中。骨基质为有机的胶原纤维,有矿物盐沉积。因此,X线片上呈高密度影。骨质按其结构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两种。长骨的骨皮质和骨的内外板为密质骨,主要由多数哈氏系统组成。哈氏系统包括哈氏管和以哈氏管为中心的多层环形同心板层骨...查看详细(8463字节)
59792: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关节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X线表现多种多样,但大多包括下列一些基本病变。了解基本病变的病理变化及其X线表现,对诊断骨关节疾病是重要的。实际工作中就是观察这些X线变化,加以综合分析,并作出诊断。一、骨骼的基本病变(一)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1g骨内有的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骨在质上正常,化学成分不变。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查看详细(10076字节)
59793:第四节 骨关节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
一、骨关节外伤骨关节外伤要进行X线检查,其目的是:①明确有无骨折或脱位;②了解骨折和脱位的详情;③在透视监视下行复位治疗;④复位固定后摄片,复查复位情况;⑤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过程和有无并发症;⑥轻微外伤引起的骨折,可用为判断是否为病理性骨折。(一)骨折 骨折以长骨骨折和脊椎骨折常见。1.长骨骨折(1)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骨折(fracture)是骨骼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骨折断裂多为不整齐的断面...查看详细(24239字节)
59794:第二章Ct与MRI诊断
骨关节与软组织疾病一般先用X线检查以发现病变,估计病变性质及范围。只有临床和X线诊断疑难时才需CT或MRI检查。有时对软组织肿块和骨骼解剖较复杂的区域如骨盆和脊柱,也可首选CT或MRI。CT不仅能显示组织结构机横断面解剖的空间关系,而且可分辨出密度差别小的脂肪、肌肉和软骨等组织,易查出病灶,并能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及结构。还可行三维观察。MRI也是检查骨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脂肪、纤维软骨、韧带、肌肉、肌腱和骨髓各具有不同强度的磁共振信号...查看详细(4480字节)
59795:第二节MRI诊断
一、长骨、四肢关节与软组织(一)检查方法 MRI检查需根据受检部位选择不同的体线圈或表面线圈,以提高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使影像更为清晰。自旋回波是最基本的扫描序列。T1WI可显示细致的解剖结构,用于观察骨髓及皮下脂肪内的病变。T2WI用于显示病变累及软组织的范围。根据关节和疾病的不同而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扫描。(二)正常MRI表现 皮下脂肪和骨髓在T1WI、T2WI和质子密度像上均呈高信号;骨皮质、空气、韧带、肌腱和纤维软骨呈低信号;肌肉和关节透明软骨呈中等偏低信号(图2-2-3)...查看详细(4164字节)
59796:第三篇 胸 部
第一章 肺与纵隔许多胸部变可借X线检查显示其部位、形状及大小,诊断效果好,方法简单,因而应用最广。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早期发现、随访观察及普查等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胸部疾病的X线表现是胸部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的反映,不能直接反映组织学的改变。在诊断中必需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某些较早期和过于细微的病变,X线检查尚不能显示。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早期病变,则必需用特殊摄影或造影检查才能发现...查看详细(40399字节)
59797:第二节Ct与MRI诊断
一、CT诊断CT对于胸部病变的诊断不如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腹部器官那样具有突出的效果。因为胸部存在良好的自然对比,传统X线检查即可解决多数胸部疾病的诊断,故CT常用作某些疑难问题的补充检查。CT对纵隔疾病的诊断、肺内微小病灶的发现以及胸内淋巴结增大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随着机器性能的提高,近年来开展的高分辨力CT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更具突出效果。CT较普通X线检查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其原因在于:①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查看详细(19022字节)
59798:第二章心与大血管
影像诊断,对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观察心、大血管的外形轮廓,而且还可观察与研究心、大血管的内部状态,如心、大血管壁的厚度、房室间隔和瓣膜等。另外心、大血管动态功能的观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代一些新成像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如超声心动图、CT、核素显像、MRI等极大地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可靠。由于影像检查技术和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检查技术和方法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查看详细(40901字节)
59799: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诊断
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cardiography)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诊断技术。它利用雷达扫描技术和声波反射的特性,在荧光屏上显示超声波通过心各层结构时发生的反射,形成灰阶图像,借以观察心、大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搏动状态,了解房室收缩、舒张与瓣膜的关闭和开放活动的规律,为临床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由于对某些心脏病诊断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方法简单且无损伤和痛苦,而受到临床的欢迎和重视。一、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有以下三种检查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能显示心、大血管的断面轮廓和各种结构空间关系的断面形态...查看详细(1858字节)
59800:第三节Ct诊断
常规的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虽然行心血管造影并CT扫描,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清,因此,难于应用CT检查心,大血管。自从超高速CT设备和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查心、大血管成为可能。但仍需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才能行CT扫描。因此是比较复杂而又有一定痛苦和危险的方法,使心、大血管CT检查的应用仍然受到限制。一、检查方法常规胸部CT扫描,能显示心、大血管轮廓以及与纵隔内器官,组织的毗邻关系,对显示心包积液、增厚、钙化有一定帮助...查看详细(1561字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