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白线疝

腹白线疝误诊为脂肪瘤1例

2009-12-08 www.studa.net A +

【摘要】腹白线疝较少见,在基层医院更是难以见到,腹白线疝误诊为脂肪瘤病例屡见不鲜,所以基层医生容易忽视白线疝的诊断。笔者通过此例病例的报道,提示基层医务工作者要详细了解患者发病过程和主观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不要盲目下诊断。术中更应该谨慎操作,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关键词】腹白线疝;误诊;脂肪瘤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农民,以挑粪浇田为业。因“腹部包块4年余,疼痛3天”为主诉于2008年1月13日入院,4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无意中发现脐上腹正中线偏右侧一约核桃大小包块,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无疼痛不适,曾在某医院诊为腹壁囊肿而未做治疗,4年来逐渐增大,3天前自感疼痛不适来院就诊。查体:脐上腹壁偏右侧部稍隆起,可触及一约鸡蛋大小质软包块,活动度可,轻触痛,不可回纳。X线腹部摄片未见异常。超声提示:皮下(0.5cm)脂肪层内可见一大小约2.1cm×4.7cm×4.3cm不均质囊实性混合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呈椭圆形,内以低回声为主,间以线样强回声及少量不规则的液性暗区。CDFI示:周边及内部偶见点状血流信号。入院后按“腹壁脂肪瘤”在局麻下行脂肪瘤切除术。术中所见:皮下脂肪层可见一包膜近似完整的脂肪组织包块,有包膜,呈分叶状。按脂肪瘤的手术方法分离周围组织,见包块有一直径约0.7cm的蒂,与腹直肌鞘关系紧密,仔细查看见肿块从鞘下发出。牵拉包块患者明显疼痛,局麻后不能奏效。打开瘤体包膜见内为扇形大网膜样组织。诊断为“腹白线疝”后立即改全麻开腹行腹白线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1周后痊愈出院。
  2讨论
   经腹白线突出的疝称为白线疝,腹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于腹正中线相互交织而成。多系腹白线发育欠佳或有孔隙所致。白线疝较少见,脐上白线疝(上腹部疝)占腹外疝的1%[1],脐下白线疝(下腹部疝)更罕见。在基层医院更是难以见到,所以基层医生容易忽视白线疝的诊断。另外,本例患者发病4年来一直表现为腹部肿块,无回纳史,且基本无痛,无恶心、呕吐症状等腹外疝的典型症状,结合查体更符合腹壁脂肪瘤的诊断。由于疝囊颈较小,疝内容物(大网膜)较多,嵌顿后被压向右侧,所以查体所见肿块偏向正中线右侧,不符合白线疝以脐上腹正中线的特点。结合超声检查结果:皮下(0.5cm)脂肪层内可见一大小约2.1cm×4.7cm×4.3cm不均质囊实性混合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呈椭圆形,内以低回声为主,间以线样强回声及少量不规则的液性暗区。CDFI示:周边及内部偶见点状血流信号。所以与脂肪瘤的特点相似。其实,结合患者以挑粪浇田为业,不难看出,她有长期腹压增高史,近期有腹部疼痛史,结合部位脐上腹正中线旁是白线疝的好发部位,有腹外疝的发病因素,应该不难诊断。  总之,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腹白线疝缺乏了解,没有重视患者的病史,对患者的主观症状考虑不周,对相关检查过于信任而缺乏分析,故而导致误诊,庆幸的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查阅资料,腹白线疝误诊的病例屡见不鲜,术中仍未诊断清楚而致失血性休克的病例也有报道[2]。笔者提示基层医务工作者要详细了解患者发病过程和主观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不要盲目下诊断。术中更应该谨慎操作,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参考文献】
1钱礼.腹部外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6.

2丁春元,徐杰,陶然,等.白线疝的诊断和治疗(附24例报告).腹部外科,1999,12(6):253-254.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