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颈椎病

开车回家警惕颈椎病眩晕偷袭

2010-02-20 39健康网 A +

  面对令人担心和恐惧的事物,一些人会感到眩晕,人们戏称为“吓晕了”。研究表明,这种眩晕事出有因,可能是精神紊乱、心理恐慌的征兆,也可能是由于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美尼尔氏病造成,并常在某些特定场景出现,过桥、开车、坐飞机、爬楼梯、甚至排队或开会时诱发。专家表示,30—40岁的人经常“犯晕”,春节将至,健康专家建议经常“犯晕”的有车一族,开车回家与亲人团聚时,一定要严防眩晕症“偷袭”。

  “偷袭”假想敌1:颈椎病

  据专家介绍,颈椎病临床表现为眩晕,诊断标准有三——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出现邻近组织和结构受累,包括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累;与上述病理学改变一致的临床表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颈椎病一般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四型。前两者是不会引起眩晕的。而椎动脉型只有当椎间盘完全向侧方突出时才可能压迫椎动脉,这种情况导致供血不足的情况很少见。

  还有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可由横突孔的骨刺造成,但实际上临床常见脑血管造影一侧椎动脉受压、狭窄或闭塞,而病人大多无眩晕等症状,因为还有对侧椎动脉供血,以及脑底动脉环的代偿。因此只有当转颈时经颅多普勒显示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显著下降时眩晕才会出现。交感神经位于椎间盘前方,椎间盘向前突出直接压迫的可能性很小。而对于交感型颈椎病诊断比较困难,缺乏特异性检查,临床多见于由于椎体不稳,尤其当头部前屈或后仰时更为明显。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过屈过伸位颈椎X线检查特别重要。

  “偷袭”假想敌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据有关资料显示,眩晕在门诊常见症状中排第三位;眩晕症占内科急诊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中,50%—60%有眩晕症,该病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神经科和急诊科就诊的患者病因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为常见。

  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的治疗,西医主要用镇静止吐、扩张血管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中医治疗眩晕症主要是辨证分型施治,专方、专药多局限于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之法进行组方治疗。专家提醒,平时一定要注意多 锻 炼 身体,长期固定坐姿者,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其间可起身做做广播体操,好好放松放松,以减轻疲劳。

  “偷袭”假想敌3:美尼尔氏病

  美尼尔氏病并不是仅有眩晕,临床有典型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耳鸣。眩晕常突然发作,患者往往闭目卧床,不敢翻身,也不敢转动头部,唯恐加重症状。眩晕发作很少短于10分钟,多则几小时或1—2天逐渐减轻或缓解。发病年龄20—60岁多见,常多次发作。发作随耳聋的进展而减少,直至耳聋。发作时伴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其中周围性眩晕占85%,中枢性眩晕占15%。从临床实际来看,周围性眩晕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占50%还要多,美尼尔氏病不到10%。由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多为自限性疾病,数天至数月后渐愈,因此有人按上述三种疾病治疗输液10—15天也会好转或痊愈,但这仅仅是巧合而已。
(实习编辑:HF)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