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炎

免疫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关系?

2015-11-05 放心医苑网 A +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关于免疫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的认识亦有所深入,相继发现了三个有意义的抗体,即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体(pca)及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内因子抗体(ifa)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关系密切,其在a型萎缩性胃炎的血液、胃液及唾液中均可检出。其可分为两型:ⅰ型为阻断型抗体,能阻滞b12在胃内与内因子(if)结合,致使vitb12不能吸收;ⅱ型为结合型抗体,作用于内因子与vitb12的结合物,使其在肠内不能被吸收。恶性贫血病人血清中ⅰ型抗体检出率为38%~70%(平均53%),ⅱ型抗体为11.5%~40%(平均27.9%),ⅰ型比ⅱ型抗体效价高且作用强。实验证明胃液中ifa能阻碍if与vitb12结合,致使vitb12不能吸收而致恶性贫血。stickland报道140例a型萎缩性胃炎,其中9例ifa阳性,数年后有5例发生恶性贫血,b型萎缩性胃炎30例无1例ifa阳性。此外,ivine等在a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发现壁细胞抗体(pca),它不与幽门、十二指肠、回肠及结肠粘膜起反应,而只与胃体腺壁细胞起反应,是一种器官特异性抗体,是属免疫球蛋白igg,一部分属iga;存在于血中的大部分为igg,胃液中的大部分为iga。萎缩性胃炎伴恶性贫血患者的pca阳性率最高为55%~95%,一般萎缩性胃炎不合并恶性贫血者则较低,为23.6%~62.5%,但国内报道甚低,约11%左右。stickland认为a型萎缩性胃炎为自身免疫疾病,由于pca与壁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壁细胞萎缩,盐酸分泌减少;b型萎缩性胃炎不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如胆汁反流、酒精等因素引起胃窦炎。nandeli用b型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作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抗体发现了gca。实验证明gca为g细胞浆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g系,具有补体结合能力。说明b型中有一部分患者,其病变与g细胞自身免疫有关。此外,有人报道,萎缩性胃炎的胃上皮细胞普遍可见淋巴细胞,有些病例观察到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或伪足,导致邻近壁细胞质膜溶体现象,说明在发病过程中可能有细胞免疫机制参与,值得重视。综上所述,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体(pc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的发现及细胞免疫存在,均说明了免疫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相关。人们根据自身免疫现象的有无,将萎缩性胃炎分为两大类:凡是具有自身免疫现象者属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另一类属非自身免疫性胃炎。前者又有三种情况:①有恶性贫血,pca和ifa阳性萎缩性胃炎;②一般的pca阳性萎缩性胃炎;③gca阳性萎缩性胃炎。那么免疫因素又是如何致使本病胃粘膜萎缩呢?根据tanaka及glass修改的意见,下列假设步骤可以考虑: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释放抗原,并使免疫细胞致敏,产生延迟过敏反应,并有炎症发生;②发生体液免疫反应,在胃壁及局部淋巴结产生pca,循环的pca见于胃液、胃粘膜及血清中;③pca到达壁细胞,在该处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并激活补体,产生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至该处,释放溶酶体酶,对细胞有损害作用;④这种反应使壁细胞的成熟及增殖发生障碍,壁细胞群减少,酸分泌亦减少,细胞碎片再成为自身抗原,使胃粘膜不断遭受损害。萎缩的腺体代之以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化生,直至发生胃萎缩。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