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腹泻

小儿腹泻“三观察”

2015-11-05 放心医苑网 A +

腹泻是夏秋节的常见病,幼儿腹泻的流行往往要从夏季一直到秋末冬初。由于婴幼儿表述能力差,患了腹泻以后,说不清腹痛部位等,容易误诊。这就需要家长

和教师注意观察其病情表现及发展变化,尤其是要注意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大

便形状,可称“三观察”。

观察体温。在腹泻病例中,由于饮食不慎由细菌、病毒而引起的腹泻最为多

见,称为“感染性腹泻”,占腹泻病例的85%左右,且容易出现体温反应。婴幼儿

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弱,一旦发病都容易从体温变化上反映出来。

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这常见

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

腹泻。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

人、哭闹等表现。

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

患儿腹泻时,尤其是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以上),应特别重视,这是细

菌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警惕中毒性痢疾。

观察精神状态。主要是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

风、昏迷等症状。一般轻症腹泻患儿不致出现这些症状。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

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观察大便形状与次数。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

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多,无明显的脱水现

象。

患儿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坐

便盆不愿起来(像成人腹泻时的下坠感),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菌腹泻

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若患儿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

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在观察中发现患儿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患腹泻的乳儿可照样喂奶,已断奶的婴儿给以稀饭的营养饭食,不必忌口,要

多饮水。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成人要对患儿做好观察、护理工作。成人照顾患儿

以后,要随时洗手,防止扩大传播。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