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产

黄体功能不全与习惯性流产

2015-11-10 放心医苑网 A +

大约有35%~40%的重复性流产是由黄体功能不全所致。

【病因】

1.卵巢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形成缺陷,与血中fsh不足或缺乏和血中雌、孕激素比例过高,血中没有出现足够高度的lh峰值有关。

2.黄体期子宫内膜分泌延迟改变或分泌期不完全,于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效应差。

3.内分泌异常,如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

5.其它:如因人流后及医源性结扎等。

【发病机制】

正常妊娠时卵子在受精后5~7d开始在子宫内膜植入着床,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刺激卵巢黄体继续发育长大,成为妊娠黄体,使孕酮持续产生。妊娠6周起黄体功能衰退时,胎盘滋养细胞合成孕酮开始。故妊娠6~7周时最易发生流产。如黄体功能不全包括黄体寿命缩短,以及黄体分泌功能低下,以至孕酮分泌量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反应不良或早期妊娠后蜕膜反应不良,造成孕卵不易着床或着床后孕卵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流产。

【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但经期正常,经量正常或稍多,伴自然流产史。常需依靠辅助检查确诊。

1.基础体温测定(bbt)双相体温的高温期持续日数少于12d,平均升高温度低于0.30c,bbt曲线图呈“阶梯样”缓慢上升,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2.诊刮术在月经周期的第26天进行诊刮,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日数是否相符,如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良或落后于诊刮日2d以上的内膜,则考虑为黄体功能不全。

3.血浆孕酮含量的测定非孕期黄体期血浆孕酮水平低于6ng/m1;受孕后,末次月经后第4周血浆孕酮应达50.50mmol/l;孕7周达62.08mmol/l,动态测定早孕期血浆孕酮及hcg值,可预测早期流产并指导治疗。

【治疗】

1.补充性治疗常用黄体酮20mg,1/d肌注。确已受孕改为每周2~3次用药至孕3月停药,有一定疗效。亦可应用黄体酮阴道给药,如爱斯妥凝胶300~500mg/日。

2.黄体功能支持疗法因hcg有维持黄体和促进黄体分泌的作用,在月经后半期隔日肌注2000u,或于排卵后第3、5、7日肌注hcg3000u,能取得良好疗效。确已妊娠隔日肌注至孕2月,可与孕激素补充性治疗同时应用。

3.促进卵泡发育疗法此乃对因治疗,故疗效较好,近几年应用较多。主要选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促性腺素疗法(hmg-hcg疗法)亦可用fsh。hmg用法为,于月经周期3、5、7、9、11d隔日应用hmg150u肌注,同时监测排卵。当主卵泡平均直径达18mm时停用hmg,24h后肌注hcg5000u促排卵,若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时,可用黄体酮或hcg维持黄体功能。基层医院也可选用克罗米芬、三苯氧胺治疗,但疗效稍差,因药物本身亦可致部分黄体功能不全。

4.伴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因黄体功能不足伴高泌乳素血症者,可用溴隐亭治疗,5mg/d,分二次口服,当pl值下降后,可自然受孕或药物超促排卵治疗受孕。

5.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可选用促黄体汤。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