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做起

2015-11-17 放心医苑网 A +

现在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当你打开电视,打开报纸,走在街上,有关糖尿病的广告到处都是,一般人们如果患上糖尿病的话,都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暴自弃。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做起的原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西方化”改变,2型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作为糖尿病候选大军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糖尿病,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周我们专家谈谈如何从控制体重入手,预防、控制糖尿病。

专家介绍,除遗传因素外,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过多、活动量减少、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其中,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超重或肥胖。bmi(体重指数)≥25,则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了5.5倍,bmi(体重指数)≥30则为25倍;bmi(体重指数)≥35,则患糖尿病的危险增加了72倍!肥胖患病率越高的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高。因此预防糖尿病需在“外因”上下功夫,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尤为重要。

管住嘴,选择健康的饮食结构

陈耀主任指出,60%或更多的2型糖尿病可以得到预防。对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为了预防糖尿病,必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控制饮食,宜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肥胖者要减轻体重,控制饮食的摄入量十分重要。必须保持能量的负平衡,也就是平均每日能量摄入要少于每日能量的消耗。每个人每日的能量需要是不同的,受遗传、环境、身体状况和活动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肥胖者每日的摄入量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陈耀主任强调,尽管每个人的饮食摄入量不同,但都必须科学膳食,以保证营养的平衡。首先是节食必须建立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决定膳食模式;其次是将平衡膳食的观点落实到生活中,养成习惯,并坚持不懈,才能充分体现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防止减轻体重后的反弹。

同时,超重和肥胖者应适量减少油脂摄入,比如每日20克以下。在选择动物性食物时,要避免肥肉,应选择鱼、禽类。猪肉中的脂肪含量最高,纯瘦肉中脂肪含量也可达20%。

迈开腿,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

专家指出,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坚持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也至关重要,每天保证至少运动30分钟,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

专家强调,肥胖者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不拘形式,贵在坚持,而老年人特别要注意参加适合于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平地散步为例。如果一个肥胖者在日常生活之外,每天增加平地散步半小时,估计可消耗热量约100卡,在不增加进食量的条件下,一个月使体重下降0.5公斤。一年则可达6公斤,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

同时,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治疗肥胖,还可以预防肥胖。以中老年人在20年间体重增加10公斤来估算,则每日仅增加体重1.4克,而这些热量每天仅需多增加几分钟的跑步或登楼,就可以消耗掉,从而避免体重的增加,进而达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目的。

□相关链接

怎样判断是否肥胖

说这个人胖,那个人瘦,只是我们的肉眼观察,并不十分准确。陈耀主任说,目前检测肥胖的指标有3种,即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

体重指数(英文缩写bmi)主要是考虑身高和体重的两个因素,其计算方法是: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当bmi指标28kg/m2时为肥胖。例如一个人的体重是90公斤,身高是1.72米,bmi=90÷(1.72×1.72)=30.4,则属于肥胖。

腰围是测量脂肪总量和分布的综合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男性腰围>94厘米,女性>80厘米作为肥胖的标准。

腰臀比也是测量腹部肥胖的指标。测量腰围和臀围的比值,男性腰臀比>1.0,女性腰臀比>o.85则认为腹部脂肪堆积。

bmi是比较常用和直观的测量法,老年朋友,你不妨先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一下bmi是否超标。

怎样测量腰围和腰臀比

腰围(英文简称wc)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部的综合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测量者坐在被测者一旁,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软组织,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任何评价肥胖的方法都必须包括腰围测量,因为腰围减少时,即使体重无改变也可显著降低发病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男性腰围>94厘米(2.82尺),女性腰围>80厘米(2.4尺)作为肥胖的标准。根据腰围诊断和检测肥胖症,判断哪些人需要控制体重,很少发生错误。腰围高于上述标准可能会危害健康,bmi升高和向心性肥胖都会使腰围增大。

通过上面的描述和说明,我想大家糖尿病从减肥坐骑的原因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引起重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