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怎样诊治?

2015-11-26 放心医苑网 A +

临床上凡遇到难于解释的胃肠道症状,有过敏性疾患史,或进食某些食物、摄入某些药物后出现或加重胃肠道症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者,均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应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但活检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在本病诊断过程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钩虫、绦虫、血吸虫、粪类圆线虫等所致的寄生虫病,这些疾病各有其临床特征,且常可查到病原体;(2)胃肠道癌肿、恶性淋巴瘤等,也可有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增高,但属继发性;(3)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除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外,其病变不仅累及胃肠道,还广泛累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脑、心、肺、肾等,且病程短、预后差,常在短期内死亡。对该病的治疗,首先应避免进食引起胃肠过敏的食物,间歇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本病有明显疗效。对弥漫型及手术后复发者,或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浆膜下层病变者,可用强的松,每日30~40mg,服药1~2周,症状控制后可减量维持,然后逐渐递减停药。如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显著者,可试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与强的松联合应用,每日50~100mg,服药期间应注意血白细胞减少和骨髓受抑制剂等不良反应。局限型可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者极少见。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