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耳聋

老年人耳聋不应拒绝助听器

2015-11-26 放心医苑网 A +

在不少老年人看来,老年性耳聋属于“生理现象”,人老了,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殊不知,听力不好,不仅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时间一长,可能会由听不清,变成不愿听,由不愿听,变成不愿说,最终出现心身疾病,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察觉到听力下降,老年人应该正确面对,不要怕别人说自己老了,而不承认耳聋;也不要觉得这耳聋是天经地义的,不积极想办法,采取消极态度对待它。因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改善听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佩戴助听器,宜早不宜迟

眼睛老花了,大家知道去配一副老花镜,听力差了该怎么办呢?其实,老年性耳聋也同样有一个辅助工具——助听器。助听器,顾名思义,就是改善听力的仪器。但是,对于老年性耳聋的患者,什么时候需要佩戴助听器,一直以来,很多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

从理论上说,只要听力下降就应该佩戴助听器。在很多发达国家,针对轻度听力损失患者,医生都会建议及早佩戴助听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在国内,大部分患者要到出现中度听力损失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才开始佩戴助听器。

佩戴初期,尽快适应

无法适应助听器,是老人们拒绝助听器的原因之一。所以,度过助听器适应期是佩戴助听器的关键一环。许多人认为,一戴上助听器立即就能百分之百的恢复听觉功能,和正常人完全一样,其实不然。佩戴助听器后,往往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康复适应训练。多数老人佩戴助听器时,听力损失已经是数年以上,佩戴助听器后,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助听器带来的声音。

原则是:第1阶段先在安静的环境下(如室内)佩戴助听器;第2阶段逐渐过渡到较复杂的环境(如小区、公园等)适应环境声音;第3阶段到复杂的噪音环境中(如超市、大街等)试戴助听器。

戴上助听器,家人多配合

佩戴助听器后,老人会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一些环境声音,如水管的流水声、排气扇的转动声、走路的脚步声等,会觉得过于嘈杂。不少老人会因此感到厌烦。这时应该告诉老人,他能听到声音是一件好事,证明听力提高了,不习惯只是暂时的,慢慢就能适应,鼓励老人度过适应期。

接下来,家人要特别注意,尽可能不要制造大的噪音。另外,因为在佩戴初期老人的听觉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且老人由于听力下降,长期没有倾听的习惯,因此与他交谈前,应先提醒他注意。尽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逐渐训练,让老人慢慢恢复听觉功能。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