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脂肪肝

脂肪肝新疗法

2015-12-04 放心医苑网 A +

近年来,肥胖、糖尿病、高酯血症、酗酒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脂肪肝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且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慢性肝病的第一、第二位病因。国际肝病研究领域权威学术杂志《肝脏病学》(《hepatology》)本月刊登了我国和美国医学家合作的最新发现,这是此研究领域第一篇报道脂肪性肝炎与调节性t细胞之间关系的论文。

新华网上海频道:单纯性脂肪肝一般较为稳定,可是一旦转变为脂肪性肝炎,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一项中美科学家的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种称为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在肝脏遭受氧应激之前给予一定的抗氧化剂,那么肝内调节性t细胞凋亡将减少,并能减轻脂肪肝内炎症。马雄表示:调节性t细胞可能是阻断单纯性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的最后一道”防线“。

课题负责人之一、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脂肪性肝病诊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马雄副教授介绍说,在临床上,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单纯性脂肪肝相对稳定,其中10-20%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患者中将有25-35%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曾有学者预言,脂肪性肝炎在未来的20至30年中将成为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因此,如何在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的过程中实施”半路拦截“已成为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点。

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包括氧应激和肝内免疫调节紊乱等多种因素被认为与此过程有关。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参与肝脏免疫调节。马雄领衔的研究小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johnshopkins)大学医学院李治平博士为代表的研究小组合作,重点观察了调节性t细胞在脂肪性肝炎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研究发现,经高脂饮食8周后发生显着脂肪肝的小鼠,肝内调节性t细胞数量下降至正常饮食小鼠的1/2左右。科研人员还首次发现,调节性t细胞在体外经历氧化氢模拟的氧应激状态就会显得”弱不禁风“,凋亡指数明显上升。进一步研究则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调节性t细胞内部一种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较低。相反,如果在肝脏遭受氧应激之前给予一定的抗氧化剂,那么肝内调节性t细胞凋亡将减少,并能减轻脂肪肝内炎症。

马雄表示:调节性t细胞可能是阻断单纯性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的最后一道”防线“。调控肝脏内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或者调控细胞凋亡特性很可能将发展为治疗脂肪性肝炎的新途径。

据悉,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系列研究自2006年起已连续得到我国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此次发现正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研究成果。如何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凋亡特性进一步提高细胞抗凋亡能力、提高脂肪肝治疗效果的研究课题,即将作为2008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启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