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

2016-01-08 放心医苑网 A +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是一组下肢静脉病征的总称,包括: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腿部沉重、乏力、胀痛或疼痛;下肢浮肿;皮肤损害(色素沉着、脂质硬化、湿疹)及已愈合或活动性溃疡等临床表现,其中80%以上的cvi患者以下肢浅静脉曲张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0%~25%出现皮肤损害,其中12%有已愈合或活动性溃疡。疾病涉及的范围可以是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3个系统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络;起因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主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下肢主干静脉高压及由此引起的皮肤微循环障碍,可由静脉逆流,或近端阻塞,或两者兼有导致上述病理生理改变。上述诸因素造成了cvi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的多样性。

cvi的病因分为原发性(66%)、继发性(25%)、先天性(1%)和混合性(8%)。先天性病因特指瓣膜的先天性缺陷,继发性主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瓣膜破坏,而原发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cvi发病机制主要有“静脉瓣膜学说”和“管壁学说”两种理论,近年来认为静脉壁薄弱是cvi发病的优势理论。此外长时间站立或负重、妊娠妇女、盆腔肿瘤等因素导致静脉压力持久升高也是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诱因。

cvi的手术治疗应针对静脉逆流累及的范围,对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涉及浅、深及交通静脉逆流的患者,手术原则为阻断静脉逆流,手术范围应包括:浅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主干剥脱,交通静脉结扎及深静脉瓣膜重建术。目前我院血管外科均已开展实施上述手术,包块股静脉带戒术、seps(内镜下交通支结扎术)、大隐静脉点状剥脱术、溃疡周围环缝术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传统的手术和治疗模式相比,这些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特点,代表了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疾病治疗的领先水平和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