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样护理?

2016-01-20 A +

红细胞自身有生命周期,红细胞死亡后经肝脏转化为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其中红细胞在经肝脏转化成胆红素以及胆红素参与的身体机能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肝脏不能完全将其转化为胆红素,就会发生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现象的疾病,都能发生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由于情况比较严重,为了能够及时的接受治疗,大家应该了解溶血性黄疸的症状,以便在第一时间接受正确的治疗。

溶血性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

(1)判断黄疸的程度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了解新生儿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宝宝的身体多加注意,发现宝宝有什么不适,应该给予重视,有必要时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