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硬化

甲胎蛋白升高 如何区别肝硬化和小肝癌?

2016-01-20 A +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骆抗先教授

网友自述:男47岁,乙肝大三阳。今年9月HBVDNA8.41E+07IU/Ml.,AFP148(参考值20ng/ml内)血小板数100x109/L,白蛋白36.1-41.9g/L(参考范围38.00-51.00)谷丙酶65.5U/L,谷氨酰转酞酶74(参考值50U/L内)。服恩替卡韦1个月后,病毒降低到5次方,AFP上升285.8ng。B超检查结果:慢性肝病表现、脾大。

我非常担心是不是发生肝癌了。

【专家回复】

你用恩替卡韦治疗1个月,病毒由7次方降低到5次方,而AFP(AFP)增高到285.8。

你很可能已有轻度代偿性肝硬化,这只要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是可以控制其发展的,对你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很大。当然还要做胃镜进一步诊断有无胃食管静脉曲张。

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必需警惕小肝癌!请按下面的建议去做:

1、继续服恩替卡韦。

2、不论B超结果如何,都要做上腹部加强CT或磁共振。

如果没有发现肿瘤,不要放弃警惕。

3、1个月后在原来的检查医院复查AFP,如果AFP有明显下降,虚惊一场,继续治疗就可以了。

如果病毒和肝功继续好转、而AFP继续增高,再做磁共振(不做CT)。

如果还没有发现,可能是肿瘤太小,还要坚持继续检查。如果3个月内还没有发现,警惕弥漫性小肝癌!

我怕你耽误,必须告诉你可能的情况,你不必恐慌,因为即使发生了“小肝癌”,也是可以根治的。

【第二次检查】

检查时间9月20日11月08日11月30日参考范围

谷丙酶65.5↑85↑59↑5-40

谷草酶72.3↑69↑58↑8-40

转肽酶67.9↑74↑60↑11-50

白蛋白36.141.944.235.0-55.0

直接胆红素9.8↑430-5

血小板1007977↓83-130

HBV-DNA1.0E+71.0E+51.0E+4<5x10E+3

AFP148.5285.8108.0↑0.0-20.0

11月30日检查结果AFP终于降下来了!

11月17日增强CT与上次(9月27日)加强MRI检查结论差不多:慢性肝病表现,脾大。左肝小囊肿。右肝钙化灶。

我吃恩替卡韦治疗50天,随着血清HBVDNA和转氨酶水平降低,AFP从285.8下降到108.0,我应该是虚惊一场吧!逃亡成功!

【专家评论】

AFP增高一定是肝癌吗?

AFP是肝癌的标志,但不是肝癌专有的。

较重的肝炎和肝硬化患者AFP升高也比较常见,不要AFP高了就恐慌,继续检查关注其数据的升降是最重要的。

有明显纤维化的肝脏,尤其是肝硬化,许多肝细胞破坏,由广泛的纤维来修复。如果还有炎症活动,表示肝细胞在继续破坏。

肝脏主要是供应能量的脏器,如果不能满足患者的能量消耗,肝脏必需快速新生肝细胞来补充必需要的数量。肝纤维化越重,炎症破坏越猛,新生的肝细胞越多越幼稚,这些幼稚的新生肝细胞就会产生AFP。

肝癌细胞是最最幼稚的原始肝细胞,产生的AFP会比其他肝病多许多,但小肝癌的AFP水平也可以不很高;重度活动性肝硬化的AFP也可以高到1000以上,单独一次AFP检查不容易确定是不是肝癌。

AFP阳性的数值也随病变的重度而升高,一般是肝癌比失代偿的肝硬化高;肝硬化失代偿的比代偿的高;肝硬化比肝炎要高。

肝癌一定有AFP增高吗?

不是!

约有20-30%的肝癌、甚至巨块型肝癌AFP可以始终不增高。

必须同时检查B超和AFP。

为什么必须每6个月定期检查B超和AFP?

80%的肝癌是结节型,长到1公分以上可用影像学检查(B超、加强CT或磁共振)早期检出,但B超可能不正确,只能作为筛检,必需由加强CT或磁共振来确诊。

最初的小肝癌恶性程度较小(医学中叫做“高分化”),一般在6个月以上肿瘤结节才能增大一倍,所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的绝大多数都是2公分以内的“小肝癌”。

“小肝癌”是一个特定的诊断名词,不仅结节体积小,恶性程度低,生长比较缓慢。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但在2公分以内的小肝癌,癌细胞还没有转移,经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可以根治的恶性肿瘤。

要在“小肝癌”阶段就检查出来,全国有几百万肝硬化患者,不可能都定期去做加强CT或磁共振。国际都以每6个月B超来筛查,B超发现小结节再做进一步确诊。

有些“小三阳”肝炎的患者,可能隐藏着轻度肝硬化,也需要定期筛查。

其实,B超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肝硬化患者中定期筛查疑似肝癌。一般“大三阳”肝炎做B超多数是浪费。

在AFP阳性的肝病中怎样鉴别肝炎、肝硬化与肝癌?

AFP阳性的患者都要尽快做B超检查,如有占位性(血管瘤、小囊肿、硬化结节、小肝癌等)病变,要进一步做磁共振或加强CT检查,来确定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只检查AFP不行,因为有些肝癌患者的AFP并不增高;AFP增高的也未必是肝癌。只检查B超也不行,因为癌结节太小难以发现;能发现的结节也可能只是肝硬化结节。AFP增高、同时B超发现结节还不能定论,因为AFP增高未必是肝癌,B超也不是确诊肝癌的可靠方法。

如果用核苷类药治疗,随着血清HBVDNA和转氨酶水平降低,不是肝癌患者的AFP也会明显降低。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肝内炎症消散较慢,AFP升高可能几个月内都会有波动。最快速的是用恩替卡韦1-2个月,如果病毒和炎症的检查数据下降,而AFP继续升高,就要高度警惕肝癌!

如果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肝癌病灶,仍不能完全放弃警惕,因为最好的机器和最有经验的医生,当前也只能确诊1公分以上的癌肿结节,如果小肝癌还没有长到1公分呢?所以这时每个月都要做B超和AFP检查。

怎么会耽误成大肝癌的?

超过2公分的肝癌恶性程度逐渐增高,肿瘤的体积2个月就能增大一倍,原来3公分的瘤体只要三、五个月就能超过10公分。

大肝癌即使切除了也容易复发。巨块型肝癌只能姑息治疗,只能延长生存期。

这是怎么耽误的呢?

1、肝硬化不抗病毒治疗每年有1%−4%的患者发生肝癌。肝脏是“沉默”的脏器。贫困地区的农民兄弟乙肝病毒感染不自知,没有定期检查,疾病缓慢发展几十年,到肝癌晚期才发现。

2、虽然定期检查,但有时忘了,有人就在那12个月中发展成很大的肝癌了。

3、以为AFP没有增高就不会有肝癌,不去做B超检查。

说到底,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肝硬化和肝癌,如果慢性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只用中药或降酶药有何不可?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