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在冰山底层的探索
肥胖的发展过程有三部曲,即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导致的代谢综合征之一就是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肥胖为主的占到80%以上。肥胖与糖尿病孰因孰果?应该说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性高血压、痛风、血脂紊乱等均与肥胖关系密切,可视为肥胖的并发症。对肥胖引起的并发症,治并发症为标,治肥胖为本。不治疗原发病,单靠药物降血糖,是治标不治本。对于肥胖与肥胖2型糖尿病,仝教授一上来就开宗明义、指明根本。肥胖就像海上的一座巨大的冰山,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痛风等则仅仅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消除了冰山的一角,仅为治标,消除了冰坨方为治本。
肥胖树:不同肥胖类型长出不同病果
肥胖导致的并发症分为2大类:一类是跟代谢相关的并发症,像代谢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一类超重带来的非代谢性疾病,如骨关节的损害,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老化等。
肥胖可分为腹型和非腹型,两种预后是不一样的。腹型肥胖形成代谢综合征的几率高些,而非腹型常发生非代谢性的并发症。国内外研究者经过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等实践已建立多种肥胖测量手段,像体重指数(BMI)等。而BMI的缺欠在于对腹型、非腹型未再分亚型。也就是说,同样是腹型肥胖也有危害程度更高的,和危害程度相对低一些的。仝教授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厚皮大馅型的,腹内脂肪多,腹壁脂肪厚而多,相对全身的皮下脂肪都比较多,危险性就小些;而那种薄皮大馅型的,腹内脂肪多,腹壁脂肪薄,像蜘蛛人一样,四肢细小,肚子大,危害就要大很多了。
所以,单纯从体重指数上是不能客观反映皮下脂肪的多与少的。因为体重指数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体内瘦体组织过重,而体脂量并不过多,这种情况BMI超重或肥胖,但可能危害不大,而是肌肉发达;另一种是体脂过量,这才是真正的肥胖。甚至有时即使BMI正常,也可能体脂过量。
肥胖分型
对于肥胖的分型,仝教授认为中国2500年前《黄帝内经》中对肥胖的分类,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即将肥胖分为膏人、脂人、肉人。
膏人,主要表现是“纵腹垂腴”,其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故有“大腹垂腴”,常出现腹肌宽纵、肉肥下垂的形态。“膏人”的身小腹大,脂膏集中于腹部,与近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型相似。
脂人,表现为“其身收小”,人虽肥胖,但形体匀称,体形协调,没有某一部位的比例特别过大。虽形体肥胖,而腹不大。脂人脂膏均匀地分布全身,而并非象膏人一样以脂膏集中腹部为主,与近代医学的均一性肥胖类型相似。
肉人,呈现出“身体容大”,虽肥胖但并不是脂肪之肥,而是以肌肉之肥为主,属于壮实体格。肉人体重的超标主要是体内肌肉发达所致,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等,其体重指数(BMI)已超过正常体重值,属超重/肥胖的范畴,与均一性的肌肉型肥胖类型有相似之处。
肥胖是脂质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肥胖者的脂肪分布比肥胖的程度更重要,体内脂肪组织区域性分布是决定肥胖与疾病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而“脂人”、“膏人”、“肉人”很好地体现了肥胖者体脂分布的差异。不同的肥胖类型带来的一系列相关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各有差异,膏人、脂人患代谢性疾病的危险性更大,而肉人则多发生非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中,膏人、脂人较肉人的患病率要高,而肉人的骨关节病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膏人、脂人。
肥胖有虚实,治肥先辨证
现代我们所说的腹型肥胖者应划为膏人范畴,以腹腔内脂肪增多为主,其危害最大。但仝教授也同时指出,即使同为肥胖,仍有虚实之分。一种是大吃大喝,代谢没问题,而负担过重,造成小马拉大车;一种是代谢能力低下,吃得少也胖,就是平常所说喝口凉水也长肉。前一种就是实胖,“脾胃俱旺,能食而肥”;后一种实际是虚胖,“脾胃俱虚,少食而肥”。这两种类型的治疗迥异。前者需清泄,后者需补虚。特别是虚胖,应引起重视。“因虚而生膏,因虚而化浊;无虚不成膏,无虚不化浊;膏浊是痰瘀毒的前体。
肥胖治疗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吃的方面要以素为主,七八分饱,总量控制;运动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仝教授推荐1小时内快走5千米是很好的运动方法;在药物方面,实胖者要通腹泻浊,虚胖者要健脾益气化痰;同时还要重视心理的调试,及时疏导心理压力。
采访最后,仝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慢性病原因有三:一是无知无为,即病于无知,死于无为;二是有知难为,透支健康,浓缩生命;三是有知不为,实践中做不到。所谓100人闻道,悟道者50,行道者不过1%。闻道不若行道,正所谓知行合一,知易而行难。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