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糖友心理负担过重脾气暴躁 学会自我疏导

2016-01-22 新浪中医 A +

社会一直都在飞快的进步,但随着现代研究的进展,许多更多的新论点被挖掘和提出。而“情绪”与“糖尿病”的关联也称为最新的研究方向。“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的概念越来越为大家广泛接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性情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心情,为什么很多我们感觉没头没脑的人获得年岁就特别的大呢?不良情绪可能导致糖尿病。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而导致糖尿病。糖尿病也会表现出特定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1、心理负担过重

部分糖友心思特别重,由于患病后思想负担很重,思虑重重,想法很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是积极想办法治疗,而是整日考虑治不好怎么办。自责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要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专家介绍,对于糖尿病既要重视它,又不要怕它。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暂无根治之方。治疗不当会并发白内障、心脏病、尿毒症等多种严重疾病。然而糖尿病也并不可怕,治疗得当亦可控制它,照样能长寿。只有怡悦开怀,心情舒畅,情思如意,然后配合服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心情不畅,情志抑郁,则草木无情,服药再多,也收效甚微。

医生是白衣天使,患者把并交给你了,医生得格外的慎重。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应该做到的:一是向患者指出糖尿病的性质、起病原因、对机体的危害和可能引起的常见并发症等,以引起患者重视,使其对该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二是增强病人疾病的信心,耐心地告诉病人,只要及时治疗,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按医嘱进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因而预后最好的。三是要告诉患者“绝房色,戒恼怒,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等养生的方法。四是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身心调护和心理调整。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以上做法都是患者易于接受的,因而疗效较好。

2、担惊受怕

部分糖友患病后,精神处于极度的紧张当中,那个弦绷得紧紧的,随时等待上帝的判决,他们把这种慢性疾病理解成不治之症。特别是当听说有的病人死于酮症酸中毒,或因并发下肢坏疽而截住肢,或因并发眼底出血而失明时,就更加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因而思想沉闷,精神抑郁,纳谷不香,睡眠不实。恶梦纷纭,身体也日渐消瘦,终日在恐惧心理状态下,与病非但不利,反使病情加重。

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家人一定要做好疏导的作用,另外请心理师,心理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3、脾气暴躁型

部分糖友患病后感觉天就要塌下来了,情绪极度的暴躁,易动肝火,容易发怒,对周围和环境感到烦躁。常会因生活中一点小事而发火为,遇有不顺心或工作学习稍不如意就马,缺乏自制力和耐心。这种病人在临床上常常不能按医嘱而系统治疗。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者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所以病情总是反复无常,常因这种烦躁的心境而加重。

综上所述,要想糖友们真正的康复起来,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很多的巧妙配合,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给患者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所有的糖友们的生活真正的“甜”起来。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祝愿所有的糖友生活甜如蜜。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