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注射胰岛素学问大 糖友自行注射需防低血糖

2016-01-25 A +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和糖尿病治疗理念的更新进步,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为方便,经医生指导后常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却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实际上,注射胰岛素大有学问,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低血糖。

这些另类低血糖现象要注意

胰岛素治疗有诸多优势,然而也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分享一些“另类”低血糖现象:

1、低血糖引起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衰,持续憋喘;

2、低血糖引起了肢体活动障碍,出现偏瘫;

3、低血糖引起类似于精神病的认知障碍表现,如用头部撞墙等;

4、出现牙关紧闭等癫痫样反应;

5、出现无法听懂他人话语的情况,且在低血糖期间发生的事情被全部遗忘。

低血糖重在预防,那么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何有效预防低血糖呢?

1、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好饮食、运动和监测。保持均衡的饮食和运动,不宜波动太大。

2、定期看医生,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

3、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的食品。

4、限制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

5、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心脏病、脑血管病变;1型脆性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甲减;预期寿命短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适当放宽。

6、使用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可显著降低低血糖风险。

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制剂的一大不足就是低血糖的风险较高。而随着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这一风险已经极大地降低。胰岛素类似物更接近人体生理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并且整体降糖效果更好,注射后可立即用餐,无需等待30分钟,使用也更方便。临床实验表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较之人胰岛素,能降低重度低血糖风险50%,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55%。因注射人胰岛素而反复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选用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