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胰岛素增敏剂是什么?

2016-01-25 A +

确诊糖尿病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如用兵,在众多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中,胰岛素增敏剂往往是降糖战役取胜的关键。

90%的2型糖友在病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它不但引发血糖失控,还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逐渐削弱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最终导致口服降糖药的失效。而太罗等胰岛素增敏剂则是应对这一难题的“主力军”。

胰岛素增敏剂是什么?

胰岛素增敏剂又称“胰岛素增敏因子”,它是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使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利用。

胰岛素增敏剂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由于较多的II型糖尿病人存在着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从而是胰岛素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血糖居高不下,而高血糖又继续刺激胰岛素分泌,就形成高胰岛素症,并可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高血液粘稠度、高体重,心脑血管病等一系列改变。

专家指出,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心血管等并发症等效果显著,体型偏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此外有研究证明,在初发2型糖尿病时,如能合理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出现逆转,既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减少治疗费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严重心力衰竭、或是孕妇、可能妊娠的妇女、1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疗效显著

胰岛素增敏剂使用至今,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3.3-4.5mmol/L,降低Hb,A1c1.4%―2.6%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其降糖效果,甚至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也会有明显改善血糖控制的功效。

临床观察发现,胰岛素增敏剂除了改善血糖的控制外,还可使血脂紊乱的患者趋于良性代谢组合: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上升,另外,对血压也可有小幅度的降低,还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减缓,使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得到改善。

最新的研究发现,罗格列酮(太罗)单独使用,或与磺脲类、或与二甲双胍类等药物联合用药,均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使用增敏剂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吃了能够防止胰岛素抵抗的增敏剂,有些人会出现“胖头肿脸”的情况,是不是药物对肾脏有影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孙苏欣说,出现这种情况不用紧张,因为胰岛素增敏剂在服用后都有轻微的水肿,当然有的人反应比较明显,吃了以后脸肿,此时,只要把口味降下来,少吃咸的食物,过一段时间,让身体渐渐适应药物就会好转。如果浮肿的情况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尿剂。

虽然至今未发现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有明显的肝脏毒性作用,但患者在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肝功能,最好两个月左右查一次。

如果在是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时,最好不要使用增敏剂了。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与磺脲类合用时,患者体重会增加明显,当体重增加4千克以上,应考虑适当降低药量。

如果是早期、病程比较短的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单纯的增敏剂效果就不错。如果病程偏长,不仅有胰岛素抵抗,内生胰岛的功能也比较差,就需要联合用药,可以联合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如果胰岛素抵抗比较重又比较胖,还可以联合双胍类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与胰岛素合用时,充血性心衰发生率会升高到1%~3%,对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应慎用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同时,严重肝或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的感染或外伤,手术前后、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都不适合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