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人体藏着四味“降糖药”按一按帮助糖友控血糖

2016-01-25 A +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自备的治疗糖尿病的穴药,坚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一定能帮糖尿病患者平稳地控制血糖。

藏在人体里的“降糖药”

1、降血糖――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上叫作舟骨粗隆,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除了然谷穴可以降血糖以外,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也各有治疗的穴位。

2、缓解烦渴――鱼际穴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

3、控制食欲――内庭穴

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4、缓解尿多――关元穴

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按摩关元。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是任脉起始穴又是至阴的穴位,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通过自我按摩,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滋阴健脾等功效,对身体大有益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应以胸腹部、腰背部、上下肢等部位的经络、穴位为主。

糖尿病患者自我的保健按摩:

通过自我按摩,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滋阴健脾等功效,对身体大有益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应以胸腹部、腰背部、上下肢等部位的经络、穴位为主。一般采用先顺时针按摩30~40次,再逆时针按摩30~40次的方法进行。左右手交换进行或者同时按摩。

1、按摩肾区:临睡前及清晨起床后,取坐位,两足下垂,宽衣松带,腰部挺直,以两手掌心置于腰部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上下加压摩擦肾区各36次,再采用顺旋转、逆旋转摩擦各36次。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准。

2、按摩腹部:临睡前及清晨起床后,取卧位或坐位,双手叠掌,将掌心置于下腹部,以脐为中心,手掌绕脐顺时针按摩36圈,再逆时针按摩36圈。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由内到外,可上至肋弓,下至耻骨联合。按摩的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3、按摩上肢:按摩部位以上肠经、心经为主,手法以直线做上下或来回擦法为主,可在手三里(肘部横纹中点下2寸处)、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合谷(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等穴位上各按压、揉动3分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