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夏季使用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16-01-25 A +

众所周知,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部分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时候会选择使用胰岛素泵,携带胰岛素泵较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方便、经济、痛苦小,且携带方便、操作灵活、保护隐私、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不过炎炎夏日的时候,糖友使用胰岛素泵还是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的。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友夏季使用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的五优势

1、模拟人体胰腺:更接近生理状态,安全、可靠、方便、灵活、准确。

2、动态监测血糖:72小时为血糖峰值“摄像”,避免了传统疗法“盲人摸象”的不确定性,精确测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

3、胰岛素完全吸收:该治疗系统让胰岛素几乎达到了100%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胰岛素的作用,并且能诱导自身胰腺正确分泌胰岛素,并有效修复和拯救部分受损的胰岛β细胞,减缓胰岛β细胞衰亡。

4、强化治疗平稳降糖:3天血糖达标,7天平稳血糖,14天巩固疗效,逆转早期糖尿病、延缓并发症。

5、方便、自由、省心:解决了患者每天扎针的痛苦,让患者治疗更自由更省心,精确输送胰岛素,安全可靠。

夏天使用胰岛素泵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气候炎热,人们就很容易出汗,造成皮肤潮湿,胰岛素泵固定导管针头的粘贴胶布很容易松懈而脱落,自然针头就容易离开皮肤。此时带胰岛素泵,时刻要注意观察与检查粘贴胶布固定的情况,最好选用防水胶布,尽量避免发生针头拔出后,胰岛素还未输注入的情况发生。

其次,常消毒、勤更换,可预防皮肤感染。实际上,胰岛素泵发生感染,常常是由于忽略了皮肤卫生引起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可以避免皮肤感染的发生。

胰岛素泵所引起的感染,其最明显的症状是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或输注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一旦出现症状,或对状况有所怀疑,可以马上更换输注部位,但千万记得严格遵守输注部位的无菌操作,对于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再则,糖友装泵前应洗澡、更换衣服,清洗双手;为了避免感染,不要触摸或接触针头和输注导管接头;认真消毒输注部位的皮肤;待消毒剂干燥后再将针头刺入皮肤;一般每48―72小时更换输注部位,更换后原输注部位可外用抗菌药膏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更换储药器和输注导管前也应保持双手的清洁和干燥。

最后,每天应检查输注部位两次以上,查看是否有红肿、出血及针头套管脱出。如出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更换储液管、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如果出现感染,糖友就得更换输注部位,并更加小心仔细地给输注部位消毒,而且可以在该部位事先涂上抗生素药膏。

另外,输注器阻塞为最常见的故障。阻塞时可导致胰岛素输注中断,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处理不当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当出现阻塞报警时,患者要平卧,家人应仔细检查输注器装置是否扭曲或有气泡阻塞,如有气泡,先关机,取下胰岛素泵,重新排空气后更换注射部位,再将泵戴好。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