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16-02-18 凤凰中医 A +

专家介绍,反应性精神病是由于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的,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那么,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

专家介绍,本病有急性反应性精神病与持续性反应性精神病两种类型:急性反应性精神病在突然和剧烈精神刺激后24小时之内发病,表现为反应性意识模糊状态;反应性兴奋;反应性木僵。持续性反应性精神病多由长期持续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病程经过较长,主要为反应抑郁症;反应性偏状态等。

术后反应性精神病是指手术时麻醉复杂,手术创伤大,内环境和代谢紊乱、药物的毒副作用显著而常常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在神经系统并发症中,癫痫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为在手术后1~2周内出现骨骼肌抽动,不能控制的肌痉挛,全身肌肉强直等。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心脏损害要及时处理。抽搐、影响呼吸等。

反应性精神病发病机理,根据巴甫洛夫的观点,急剧超强的刺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引起兴奋、抑制和灵活性的过度紧张及相互冲突。中枢神经系统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破裂,则引起超限抑制。超限抑制属于保护性抑制。

在抑制的扩散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的机能,包括一些非条件反射,就会脱抑制而释放出来,这样就产生了皮质与皮质下活动相互作用异常的各种形式。这就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不受意识控制的情绪反应,无目的的零乱动作和原始性反应。又由于抑制扩散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病人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呈现木僵状态。

在临床上也常常看到病人先是兴奋过程增强,而后转向抑制状态。超强刺激也可以引起皮质的惰性兴奋灶,这就是幻觉和妄想发生的病理基础。同时,网状结构上升激活系统功能亢进对皮质兴奋灶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根据临床观察,急剧而超强的精神刺激所引起的精神障碍较为简单。而在长时间精神刺激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反应性精神病,其症状则比较多样化。精神症状的表现不仅取决了精神刺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紊乱程度,而更为主要的是,病人对当时处境和遭遇所抱的主观态度及处于创伤性环境中的时间长短等,都与之直接有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的介绍,精神疾病专家提醒,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因此,一定要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精神异常,及时进行调理改善。

精神病与神经病有哪些区别更年期精神病有哪些相关症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