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中风

“唤醒”中风生机从运动做起

2016-03-08 网络 A +

一愁莫展的王老先生,在儿女的前呼后拥下来到康复医学科虽然老人自己可以挪动脚步走路,但儿女却紧紧搀扶着他。家属悄悄跟医务人员说:“自从一年前老人因中风落下行动不便的毛病后,全家人就为老爷子开展总动员,儿女天天轮流请假陪他看病打针。”

了解情况后,医生针对患者的病情向家属提议:在给老人营造适合治疗和休养环境的同时,不要对他照顾过细,防止产生功能的废用,老人当前最要紧的用题是加紧康复训练,主动锻炼肢体功能,保持健康而稳定的情绪,尽量大努力自理生活。

对待像王老先生这样的患者,很多家属往往从善良的愿望出发,不给当地安排患者休养或卧床,从而加重了整个身体功能的“废用”状态,使其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如洗澡、如厕或社交活动等。其次,患者经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生活自理,这对患者本人及家庭都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也有个别患者家属,不太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危险,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使患者盲目地从事体

力所不及的活动,结果使病情加重,甚至引起中风再次发作。

康复运动,老先生该怎么“动”

有计划的康复运动不但可以降低中风的死亡率和再发率,还可以改善血管侧支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提高心脑血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储悲能力。患者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后,身体的工作容量增加,耐受性提高,关节活动的柔韧性挺高,平衡能力和稳定性增加,并使神经肌肉的适应能力提高,也可以减轻最大氧摄取量随年龄下降的程度,并且可以减少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老年性骨折的发生率。参加康复运动训练的患者常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心和健康感,抑郁、焦虑等情绪会减少,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生气勃勃。

康复运动除了常规的康复功能专项训练,如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法、神经促通技术等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生活特点、爱好和兴趣以及身体状况来制订有氧运动的处方,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以适应回归社会的体力需要。有条件的患者,可先做运动心肺试验,再决定运功处方。同王老先生聊天时,医生发现他年轻时这运动及交谊舞,据此可选择。

运动类型如平地行走、慢跑、游戏、舞蹈、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训练。训练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体力活动的特点是强度不大、心率变化不大的运动,如平地行走速度为1。6~3。2千米,小时,慢跑速度为5。6~6。4千米/小时,骑自行车速度为9。7千米,小时等。第二组体力活动的特点是强度持续而不易维持的运动,如舞蹈,游戏等。康复早期阶段进行的体山活动,应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选样持续的或间歇的运动。第二组体力活动可提高患者的兴趣,避免焦虑和乏味。患者应尽量避免参加激烈的比赛,密切注意运动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运动强度根据个体的运动能力,坚持个体化原则,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根据心率、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值、自觉疲劳程度,梅脱等代谢指标来确定。最好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和频度除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外,运动持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通常每周运动三次。

运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从小运动量开始,稳步增加,安全第一。在适当的关节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后,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酌情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问。

②采取安全的运动打式,避免如跳高等冲撞性的运动方式,并且注意鞋子的柔软性和舒适度。

③运动量适当,注意对心脏进行保护。

④采用低强度、较长时间、中间可以休息、强度稳定增加的训练方法。

⑤加强监护和自我监护,随时注意心率的变化。

⑥注意环境条件的变化。由于老年人皮肤血流量减少,排汗功能减退,所以环境不适当时(如天气过热、过冷、气压过低和潮湿、通风较差等)。运动强度要适当降低。(责任编辑:吴良针)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