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折

骨折长期不动或致肌肉萎缩

2016-03-09 网络 A +

导读: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骨折长期不动或致肌肉萎缩

有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需卧床静养”,这常常人们观念上的最大误区。骨折或手术后是需要相对制动,但不等于人们误认为的完全不动,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往往因体弱更加缺乏运动,可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在内脏系统包括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压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无力。

长期不动还可引起体质虚弱、痛阈下降、情绪低落等从而影响恢复。并发症中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致死率也高。

专家解析:早期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是预防血栓的一个有效方法。现代医学认为早期康复运动对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骨折或手术后,应遵从骨科医生或康复医生的专业意见,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运动和治疗。

骨折晚期的并发症表现:

1、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2、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3、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c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4、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5、缺血性肌挛缩: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