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中耳炎最有效的预防

2016-04-07 求医网 A +

化脓性中耳炎,是指发生在中耳腔的中耳粘膜化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耳膜穿孔、耳中流脓。有急、慢性之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而又严重的中耳化脓性炎症,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病人,特别是小儿最多见,因为小儿抵抗力弱,并且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这些疾病又最容易合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可转为慢性,常年甚至终年迁延不愈,不但听力下降,而且反复流脓,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认识本病,预防和及时控制本病,防止其转为慢性,便显得尤其重要。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彦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底子”,是一种不仅可影响听力并有时可以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特点就是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化脓性细菌是怎样感染中耳的呢?主要是通过咽鼓管这条路发生的,每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急性鼻炎、鼻窦炎的时候,鼻腔和咽各的细菌就借着咽鼓管乘机进入中耳,特别是小儿的咽喜管有着生理上的弱点,就是管道比较短而水平,口径又相对宽畅,给细菌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时给小儿喂奶,姿势不当,头过于偏低,就很容易呛咳,吃奶后奶汁也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刺激中耳发炎。另外,夏季游泳或跳水时,污水经鼻呛入中耳,也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的。再者,用力擤鼻、不合适的咽鼓管吹张术或鼻腔冲洗术,都可使感染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除了咽鼓管途径处,还有外耳途径,即挖耳或外伤不慎损伤鼓膜,使鼓膜穿孔,当时处理不当或被污染,致病菌则经破裂的鼓膜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此外,还有血液途径,那细菌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这种途径极少见。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始,由于急性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彻底的治疗,反复发作,迁延形成,如果在急性炎症消退后2~3个月仍继续流脓,则表示病已进入慢性期。这种病的病程可由数月至数年甚至几十年,不仅损害听力,某些类型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耳科疾病中仍占很大比例,所以患了慢性中耳炎,切不可等闲视之,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早检查,及时治疗,尽可能地保存听力,预防并发症。

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最近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受凉感冒后,突然出现耳朵深部剧烈疼痛,疼痛严重,随脉搏呈跳动性痛,可伴有发热、全身无力,伴同侧头面部痛、头昏等感觉,同时有耳闷、听力明显不如以前。

耳痛大多发生在早期,鼓膜穿孔前,可以感觉到耳的深部疼痛,是一种尖锐的痛,如针刺样。随着脉搏而跳痛,打喷嚏、咳嗽、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可放射到同侧面部,头颈部及牙齿和整个半则头面部,剧烈的耳痛常使病人夜不能寐,精神不振。在婴幼儿,常哭闹不安,不吃奶。这种疼痛在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则疼痛马上缓解。

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鼓膜穿孔前和鼓膜穿孔后的治疗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早期应用足够量的抗生素抗感染,以防止其转为慢性。

(一)穿孔前的治疗:①应用1%~2%的酚甘油点耳,它可以渗透鼓膜,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穿孔后则停止应用,因为里面含有石炭酸,对中耳的黏膜有损伤作用。②呋麻液点鼻,收缩咽鼓管咽口周围水肿黏膜,以促使其开放,使中耳的积液流出。③经以上处理,耳痛仍剧烈,高热不退,炎症不能控制,鼓膜向外突出要施行鼓膜切开术。

(二)穿孔后的治疗:穿孔后一定要保证中耳内的脓液畅通无阻地流出。1、彻底清理干净外耳道积存在脓液,只有清除干净脓液后,才能保证滴入的药物进入中耳,起到治疗作用。最好每次滴药前先用3%的双氧水冲冼干净。2、应用抗生素滴耳液,常用的有2.5%氯霉素液、泰利必妥滴耳液等。

患病期间,要适当休息,调节饮食,听医生的嘱咐,按时条针、吃药,不要略感好转便擅自停药,再感不好,又想起用药,这样只能使病情变坏,更容易转成慢性,或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穿孔后每次滴药前应先用3%的双氧水洗耳,擦干后再滴药。用呋麻液点鼻要讲究姿势,头仰到床沿,且略偏患侧30啊R5揭皆焊床椋员阋缴莆詹∏椋谰莶∏榧笆钡髡瘟品桨浮�

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证状

(一)流脓:耳流脓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应该注意脓液的持续时间、次数,脓液的颜色及气味。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呈间歇性,黏液脓性分沁物,经治疗后很快消失、无臭味,一旦出现经常复发的恶臭脓液,有时为脓血性则提示为骨疡型或胆脂瘤型

(二)耳聋: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多数伴有不同和度的耳聋。早期病变较轻,一般为较轻的传导性聋,以单纯型中耳炎多见。随着病变的加重,由于听骨的不同程度破坏,则听力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可出现混合性耳聋乃至神经性耳聋。

(三)其它并发症:长期耳流脓患者出现患侧面部麻木或抽搐及闭眼不紧,是面神经受累的早期表现,视物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应考虑迷路瘘管。如果出现耳流脓减少、患侧头痛、颈部发硬、持续高热、呕吐、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应首先考虑有颅内并发症,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即提示病情严重凶险,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严重的并发症。

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对单纯型中耳炎及骨疡型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应用滴耳药,亦可采用正负压置换法,即通过特制耳镜用高负压将脓液吸出,然后用正负压置换法将药液灌入鼓室。药物点耳治疗应选用无耳毒性的药液,注意用药时间不要太长。滴耳可先用3%双氧水将脓液揩净,然后点药,效果更好,对有些中耳炎,点药治疗较差,可取许少脓液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根据细菌的种类及其敏感性选用药液,会增加治疗效果。

(二)手术治疗:单纯性中耳炎待完全干燥后可停止用药,观察2~3个月如无复发,可考虑行鼓膜修补或鼓室成形术,即可封闭穿孔,杜绝病变入侵的途径,又可尽早保存或提高听力。对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应尽早手术治疗,以根治病灶,预防并发症。患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后要配合医生的治疗。第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因为医生的治疗都是根据每次检查的结果及用药后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更改治疗方案的,所以复诊很重要。第二,当医生开点耳药水时,应向医生问清用药的方法及用量。点耳药物的应用很有学问,用药不当可直接影响疗效。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先用3%双氧水将耳内脓液反复清洗干净,用干棉签揩净药液,然后滴3~4滴药液于耳内,患耳向上,稍躺片刻,直立后将流出的药水揩净即可。亦可在药液滴入后,捏鼻鼓气,利用负压使药液顺利进入中耳。第三,如非手术治疗失败时,应听从医生的意见,尽早考虑手术治疗。

七、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戒除不良习惯,不用力擤鼻,宣传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后应将小儿抱起,头竖直。预防鼓膜外伤,已有外伤的,记住游泳或洗脸时千万不要灌入污水,否则必定感染流脓。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措施,就是得了急性中耳炎要彻底治疗,不留后患,另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传染病。如果鼓膜已经有了穿孔,应避免下水游泳,也不要灌入脏水,穿孔较小的单纯性中耳炎如果保持干燥、不复发,亦可自愈。对于不易愈合的穿孔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院生鼓膜修补,避免细菌从穿孔感染,只要注意做到以上几点,就会减少发病机会。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