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癌症

立秋话养生 防与养相结合

2016-05-24 A +

按照我过传统的养生理论,秋季是最适宜人体进补的季节。此时进补,既是对夏季损耗进行弥补,同时也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秋季养生,从食补开始。

立秋食补总方针

立秋后,果实大量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温、软、淡、素、鲜的食物,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避免凉、烫、硬、辣及油腻的食品,忌暴饮暴食,“饮食有养,贵在调配”。总之,秋季养生应以“平衡膳食、辨证配膳”为原则,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最好的养生方略。

立秋养生五禁忌

1.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忌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忌饮食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4.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小常识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忌情绪烦躁

在秋季,天干物燥,人们容易感到烦躁,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导致抑郁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一定要保持开朗的性情,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和别人交流,平心静气的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自己进入抑郁的心理阴影。

立秋后预防3种常见病

1.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温差开始变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会有所下降。此时稍一着凉,就容易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发烧,俗称热伤风。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热不退。

2.防中暑

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就不能向外散发,最终导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3.防电冰箱肠炎

立秋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还是比较炎热,此时许多人依然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吃时似乎冰凉透心,浑身舒坦,令人惬意。但好景不长,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表现为: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和轻中度腹泻,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总之,小编认为,秋季养生遵循“养和防相结合”的原则,慢慢进行调整,逐渐从炎热的夏季过渡到温和的秋季中来。

更多文章推荐》》》

办公室一族警惕潜伏在身边的肺肿瘤

注重生活细节畅享无癌健康人生

甲状腺癌“异军突起”女性更要注意

警惕乳腺疾病的癌变“三部曲”

盲目美黑小心皮肤癌“瞄”上你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