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禁忌焦化及烟熏食物

2016-05-30 A +

烤鸭、烤鸡、熏鱼、火腿、腊肠等熏烤食物,香气诱人,美味可口,一直是人们爱吃的传统食物。婚宴酒席上,家庭餐桌上,食堂菜单中,堪称佳肴。有些地区的居民还吃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食品,如烤羊肉、煨红薯等。医学科研工作者发现:熏烤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经常大量食用,可诱发胃癌和肠癌。

1978年日本癌症研究所首先熏烤和烧焦的食物中发现可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突变的物质"致突变源"。动物实验证实,这种"致突变源"的毒性比强致癌物3,4-苯并芘的致癌作用还要大100倍。

食品熏烤、焦化后,第二种致癌物是3,4-苯并芘和1、2、5、6苯并蒽之类的多环芳烃,此类物质主要是糖和脂肪燃烧不全时产生的。如熏鱼在制作过程中,其脂肪燃烧不全,加上煤烟的污染,重制的成品中3,4-苯并芘含量高达6.7微克/公斤。其他熏烤食物,如炒焦的咖啡豆、熏红肠、熏火肠等,也含有不同程度的3,4-苯并芘,就是烤焦的淀粉也会产生3,4-苯并芘。总之,烤温越高,3,4-苯并芘产生得越多。当温度为370-390℃时,每千克淀粉可产生0.07微克的3,4-苯并芘;温度升高到650℃时,可产生17微克3,4-苯并芘。有人曾做过测定:用炭火烤的肉内含2.6-11.2微克/公斤;用松木熏的红肠内高达88.5微克/千克;电烤食品中含0-0.05微克/千克。此外,咖啡中含0.8微克/公斤,面包的含量为0.23微克/千克,烤小猪的外皮中3,4-苯比芘的含量也不少。同时,1千克烟熏羊肉中所含的3,4-苯并芘的量相当于250支卷烟在燃烧中所产生的3,4-苯并芘的量。

熏烤食物中还会同时存在另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这是仲胺和亚硝酸盐在人体的胃中相遇后,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的。仲胺来源很广,食物中蛋白质熏烤受热分解便产生大量的仲胺。而亚硝酸盐则是食物中的"常客"。

熏烤虽然是我国例史悠久的食品加工方法,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致癌物。为了使人体健康。在此奉劝熏烤食物的老号食饕要有所节制。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来说,这些更是应该禁忌的,这些食物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等,患者一定要忌口。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