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炎

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如何减小不良反应

2016-06-15 飞华健康网 A +

胺碘酮是一种常见抗心律失常药,药理学特征复杂,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大多数不良反应经过减量或停药可以逆转,出现部分严重脏器损害则需要更积极地处理。

1、肺毒性:最早表现为咳嗽,但病情发展时可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多在连续应用胺碘酮3~12个月后出现,应予停药,并及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胃肠道反应:职恶心、食欲下降和便秘很常见,特别是在开始服用负荷量时容易出现,减量后服用维持量时症状通常可以缓解。

3、肝炎和肝硬化: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达2倍以上,应考虑肝炎的可能,应该停药。

4、皮肤蓝灰色改变: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特征通常在面部和眼睛周围出现皮肤蓝灰色改变,这只表明有药物的吸收,日晒可使之加重,应避免日晒,使用防晒用品。

5、神经系统异常:部分患者应用胺碘酮可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异常、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异常,偶尔有记忆力下降,往往与药量有关,减量即可减轻或消除症状。

6、视力损害:应用胺碘酮一段时间后进行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沉着,但仅反映药物吸收,一般不影响视力,部分患者可合并视神经炎,一旦发生必须停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