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脑癌

脑膜癌的临床类型

2016-06-17 飞华健康网 A +

脑膜癌又称蛛网膜内皮瘤,是原发于颅内脑膜上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7%,但在儿童脑癌中只占3.1%-6.9%。本病好发生在20-50岁的成年人,其平均发生年龄为30-33岁,病程平均多在2-3年以上。一般认为肿瘤起源于蛛网膜绒毛,故好发生在静脉窦附近。其临床特点因肿瘤部位而各异。脑膜瘤好发于大脑凸面及矢状面窦旁占66.5%,后颅凹14%,蝶骨8.7%,中颅凹4.4%,嗅沟2.3%,鞍区2.1%。

1.大脑凸面脑膜瘤常在脑表面,与脑膜有粘连,也可在脑实质内。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从精神症状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均可出现,癫痫发生率较高,并常为首发症状,也可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2.矢状窦旁脑膜瘤头颅外表有时可发现局部逐渐隆起,甚至有压痛,头颅平片砘见到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脑膜血管沟增宽等改变。当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时,可有长时间的头痛、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并有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懒散、易疲劳等)和癫痫发作,部分患者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或肢体运动障碍。

3.脑垂体瘤(又称垂体腺瘤)垂体瘤系指垂体前叶(腺部)所发生的肿瘤,为成年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