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穴位注射法治乙肝

2016-07-08 互联网 A +

南京无线电学校的张老师,患乙型肝炎10多年,在他对治疗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朋友告诉他,南京市第二医院能用穴位注射治疗乙肝。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张老师来到二院,经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徐乾采用穴位注射3个疗程,“大三阳”转阴了,食欲、睡眠也明显好转。

穴位注射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记者前往南京市第二医院进行了采访。

副院长、肝病专家方之勋教授告诉记者:“在我国,95%以上的乙肝为慢性。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是最重要的。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近年还开始使用拉米夫定。但这两种药物只对部分患者有效,而且价格昂贵。为寻找一种疗效肯定,价格低的治疗方法,徐乾主任经过6年探索,摸索出穴位注射治疗乙肝的方法。

在医院专门辟出的穴位治疗室里,记者看到四五个病人正坐在一旁等待治疗,护士陈伟的动作十分麻利,治疗一个病人平均不到5分钟。她说,注射的常用穴位为肝俞、足三里、胆俞、阳陵泉,注射药物一般为丹参、肝炎灵、维生素K1等。记者问一位正在接受注射的中年人有什么感觉,他微笑着回答:“有点胀、有点酸。”记者了解到,徐乾等人完成的“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液治疗慢性乙肝40例临床观察”,获南京市卫生局199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液的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E抗原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可达52.5%和52.4%。而服用垂盆草冲剂和益肝灵的对照组,仅为10%和9.1%。据该院对上千例乙肝患者的治疗统计,每周治疗2~3次,经3个疗程(1疗程为3个月),乙肝三项病毒复制指标近期转阴率均可明显提高,与使用干扰素相近。但价格只有干扰素的1/10,比使用其他西药,价格也低得多。

除抗病毒作用外,穴位注射还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能有效地防治肝硬变的发生。据该院对70例患者5年的随访,Ⅳ型胶原、前胶原肽三型、透明质酸等反应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均明显下降。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