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土茯苓等偏方可治尿道损伤

2016-08-19 互联网 A +

  尿道损伤后继发尿道感染较为多见,尿道感染通常也指膀胱炎和尿道炎,多因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可以用土茯苓以及白茅根等中草药治疗。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具体方法。

  方药组成:土茯苓、白茅根各30克,金银花、淡竹叶各15克。

  功用: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方解:尿道感染属中医“淋症”范畴,本病多因膀胱湿热为主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尿道不利所致。

  用法:水煎,分3次服,1日1剂,同时结合多饮水。一般服用1~2天,尿急、尿频、尿痛症状会立即消失。

  土茯苓性平偏凉,能利湿去热,善于搜剔湿热之蕴毒。白茅根性寒昧甘,可清热利尿、导热下行、凉血止血。二味乃方中之主药。配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透散表邪。加淡竹叶可泻心火、除烦热、利小便,能导热邪从小便出。淡竹叶配白茅根,还能增强止尿血效果。药理研究证明,这四味药均有抑菌、消炎作用。诸味配合,能起较佳的清利湿热、利尿解毒功效,故对急性尿道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效果显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