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阿司匹林或可使老年性黄斑变性风险倍增

2016-08-25 互联网 A +

  《美国医学会内科学杂志》1月21日在线发表的蓝山眼研究(BlueMountainEyeStudy)的二次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可使10~15年内发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风险增加1倍(JAMAIntern.Med.2013Jan.21[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3.1583])。

  这项迄今规模最大且随访时间最长的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由悉尼大学眼科视觉研究中心的GeraldLiew博士及其同事进行,纳入2,389例年龄≥49岁的澳大利亚城市居民。基线时通过问卷收集阿司匹林使用情况。研究者表示,尽管未收集阿司匹林剂量信息,但澳大利亚的阿司匹林用量主要为150mg/d。

  共257例(10.8%)受试者使用阿司匹林。随访15年时,63例受试者发生新生血管性(湿性)AMD。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受试者中,新生血管性AMD的5年累计发生率为1.9%,10年为7%,15年为9.3%。而在未经常使用阿司匹林的受试者中,新生血管性AMD的5年、10年和15年累计发生率分别为0.8%、1.6%和3.7%。研究者表示,发生率的增加在10~15年后才变得明显,提示累计剂量在新生血管性AM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这么长的提前期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既往一些随访时间较短的研究未能发现阿司匹林与新生血管性AMD发生率增加相关。

  校正受试者年龄、性别和吸烟状态后发现,阿司匹林与新生血管性AMD发生率增加显著相关,比值比为2.37。在进一步校正心血管病史、体重指数(BMI)和血压等因素后,这一关联未发生改变。

  阿司匹林与地图状(干性)AMD风险无关。新生血管性AMD发生率随阿司匹林使用的增加而增加,在从未使用阿司匹林的受试者中,发生率为2.2%,在偶尔使用者中,发生率为2.9%,在经常使用者中,发生率为5.8%。

  对多个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如白细胞计数、膳食因素、胆固醇水平和有无糖尿病)进行校正后进一步分析发现,阿司匹林与新生血管性AMD之间的关联仍较显著,比值比为2.05。

  由于阿司匹林与疼痛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强烈相关,因此研究者也探讨了其他与这些疾病相关的药物是否与新生血管性AMD存在类似关联。结果显示,对乙酰氨基酚、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药物与AMD无显著关联。

  研究者表示,尽管阿司匹林是最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之一,可使复发性心血管疾病事件减少1/5,但一些Meta分析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效果产生质疑,并强调了阿司匹林的显著不良反应,如胃肠道、颅内和颅外出血增加等。从该研究结果来看,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还需考虑新生血管性AMD风险。

  研究者表示,除了对于具有AMD显著危险因素的患者之外,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改变临床实践。该研究获澳大利亚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理事会支持。研究者声明无经济利益冲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