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1型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紊乱病人的饮食宜忌

2016-08-20 互联网 A +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紊乱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顽固性的间歇性无痛性腹泻,夜间发作较白天发作多见,可与便秘交替出现,而大便检查无特殊结果。它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内脏神经功能严重失调、维生素B族缺乏、肠道小动脉病变、血流障碍肠壁缺血等有关。在饮食治疗上分对因和对症治疗:

  良好地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对因治疗的唯一方法。长期血糖控制不得力,容易导致小血管病变,且发展迅速。肠道腹泻、便秘症状往往与血糖控制的好坏成正比,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营养医生非常注重患者血糖水平及其稳定程度,把良好的血糖水平作为饮食控制好坏的终点指标之一。营养治疗中计划性饮食的目的就在于积极解决高血糖和有效地防止低血糖,使每日营养素的摄入符合或比较符合患者自身的正常代谢需要。科学饮食量需要个体化的营养计算,需要对饮食、药物、运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必然规律的体会摸索。

  饮食治疗原则

  1、宜采用软食或半流食,每日4~6餐。

  2、食物易消化,质地糯软,无刺激性。

  3、蛋白质供给要充分,并富于维生素、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族及铁元素。

  4、适当控制脂肪,不摄入多油食品、油炸和油煎食品。

  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患者,在软食基础上,添加膳食纤维进行观察,从服用少量开始逐渐补足,如由2.5克/次,1次/日,过渡到2次/日,全天5克;再过渡到3次/日,全天7.5克;至5克/次,3次/日,15克/日。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