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腹泻

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

2016-08-21 互联网 A +

  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因来决定的,因此在检查疾病的时候就要发现病因,这样才能对症治疗。那么在中医治疗中,有哪些有效的方法能治疗疾病呢?偏方有很多,下面就由小编为您推荐一下,希望对您治疗疾病有帮助。

  慢性腹泻,中医辨证以湿盛、脾虚为多见,现分述如下:

  寒湿腹泻多与进食生冷或腹部受凉有关,发作时见腹痛肠鸣,大便次数增多,质稀烂,口淡不渴,舌苔白腻,脉缓。治宜燥湿化浊,淡渗分利,方用胃苓汤加减,基本方药: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炙甘草6克、藿香10克。

  湿热腹泻多发于春夏季,或误食不洁食物,或过食肥腻、过量进食等,症见大便如水样,或泻下不爽,粪便黏腻腥臭,肛门有灼热感,伴腹痛、烦热口渴、尿黄等,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止泻,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30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茯苓15克、车前子12克(包煎)、晚蚕沙15克、木香10克(后下)、凤尾草30克。

  肝气乘脾腹泻多因情绪不宁、精神紧张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症见平时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绪不好而发生腹部隐痛,便次增多,排出不畅,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止泻,方用痛泻要方加味:陈皮6克、防风10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柴胡6克、枳壳10克、甘草6克。

  脾虚腹泻多见于平日身体较差,或病后脾胃虚弱,每日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都会引起腹中冷痛,便次增多,粪质稀烂,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舌质淡胖,脉沉细,重按无力,治宜温中健脾止泻,方用理中丸加味:党参20克、白术15克、干姜10克、肉豆蔻10克、补骨脂12克、淮山15克、诃子10克、炙甘草10克。

  对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在辨证用药基础上,适当加些利小便的药物,如茯苓、泽泻、车前草、猪苓等,可以加强止泻效果。久泻不愈无明显腹痛者,可适当用一些收敛药,如诃子、赤石脂、番石榴叶、五味子等。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腹泻的时候,患者要注意饮食,慢慢的调理身体,不能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更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要注意少吃多餐,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防止不干净的食物再次导致疾病的发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