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肺炎

衣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30 互联网 A +

  中医辨治肺炎主要针对的不是病原体,而是其病机。肺炎的病位在肺部,按现代解剖学,可进一步细分为支气管、肺泡、肺间质等,而各类肺炎的主要临床证候多为咳嗽、咯痰、喘息、发热等,初期尚伴有头痛、身痛、恶寒,或寒热往来等表证。临床病机虽并不单纯,但痰热壅肺或外寒内饮而致肺失宣降为其基本病机。笔者针对此病机,自拟“宣肺清痰饮”作为治疗肺炎的基本方,在临床中辨证加减运用,确能执简驭繁,疗效满意。

  方药组成:麻黄、甘草各6克,杏仁、陈皮、法夏各10克,桑白皮、茯苓各15克,蒲公英30克,水煎,每日服1剂,分3次服,重症可每日服2剂。以上为成人量,小儿酌减。本方由《和剂局方》华盖散加减而成,原方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本方在原方中去苏子,更突显其宣肺之功,加法半夏、蒲公英,以增强其清热化痰之效。

  初起恶寒、鼻塞、头身痛、苔白、脉浮紧者,加苏叶、防风,咽痛红肿、口渴、舌苔黄、脉浮数者,加连翘、桔梗、芦根,烦热,口渴,或身热汗出者,加石膏、知母,恶寒、背冷,咯吐清稀痰饮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素患“老慢支”者,多咳喘加剧,咯吐白色泡沫痰,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口渴,干咳痰少者,加麦冬、贝母,气短、乏力、心悸者,加太子参、五味子,咳喘伴有胸闷或胸痛,下午及夜间发热,口唇发紫,舌质暗红者,于本方去陈皮,选加柴胡、炒枳壳、桃仁、丹参、虎杖等。咳喘气促,甚至鼻翼煽动,肺部干、湿罗音明显者,多见于支气管肺炎,加白僵蚕、炒苏子、前胡、虎杖,咯吐黄色浓痰,加黄芩、冬瓜仁、芦根,咳吐腥臭痰或脓血痰者,多见于大叶性肺炎,减杏仁,加鱼腥草、薏苡仁、浙贝母、桃仁,气促胸痛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咳嗽缠绵难愈、咯痰不爽、咽痒、气促、胸闷者,多见于间质性病变,基本方去陈皮,选加柴胡、前胡、黄芩、枳壳、桔梗、贝母、全栝楼等。

  此外,对证候较重,特别是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显著升高者,配合西药抗生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