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的心理行为特点

2016-08-30 互联网 A +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精神性疾病,为一组原因未明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及其他行为症状。患者呈现躯体、功能、社会心理等综合改变。多发性抽动症伴发的行为症状轻重不一,复杂多样,有资料介绍其行为异常率为75%,甚至有82.61%的报道。轻者只表现为躁动不安、过度敏感、易激惹、行为退缩等,重者则表现为强迫障碍(OC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困难(LD)、睡眠障碍(SD)、自伤行为(SIB)、情绪障碍(ED)、品行障碍等。

  与同龄人相比,该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无目的的自主性动作增多,自我克制能力差,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缺乏理智不能安静,接受力尚好,平常无呆傻表现。睡眠不安,人睡困难,梦语,夜惊,梦魇,梦游,遗尿,磨牙,快速眼动相睡眠时间减少等。自己咬自己(咬手,咬唇,咬舌等),抠眼,自己打自己,用头撞坚硬的物体,挖破皮肤等,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自残损害。焦虑,恐惧,强迫或羞怯,回避,退缩等情绪异常。部分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表现有情绪障碍,即常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焦虑、抑郁、品行问题、纪律问题、躁狂、恐慌发作、恐怖症和口吃等,在多发性抽动症组比对照组多5-20倍。极少数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可能出现说谎、逃学、偷窃、伤害动物、放火等反社会行为、裸露癖及协调与精细动作的不够完善。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