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牙周病

牙周病饮食需尊需的原则

2016-09-03 互联网 A +

  牙周病应早防早治,其中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调节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增强人体机能的抗病能力的主要途径。牙周病患者在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粗纤维食品,因为充分咀嚼,可以刺激血液分泌,冲刷污物,起到按摩以及强健牙周组织的特殊功效。不过,患者要注意一点,日常食物不宜过于精细松软,要养成双侧咀嚼习惯。

  牙周病饮食需尊需的原则

  1、饮食原则

  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感染的能力,保护矿物质、维生素代谢平衡,增加骨质修复功能。

  2、饮食禁忌

  (1)补充矿物质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临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关系。

  (2)注意口腔卫生控制菌斑形成,纠正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去除咬合创伤,给予牙龈按摩、叩齿等预防保健措施。

  (3)高蛋白饮食补充丰富的高蛋白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炎能力,提供修复所必需的原料。

  (4)足量维生素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C、D、E和叶酸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治疗原发病治疗全身性疾病,要控制糖尿病,以避免反复牙周脓肿的发作和牙槽骨的吸收、破坏。

  3、牙周病的饮食影响因素

  (1)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比如过多食用软性食物,使牙齿和牙龈缺乏磨练机会,使牙龈充血,骨质软且易出血,也可出现疼痛。酗酒过度常会引起此病,吸烟者易发生牙周炎和牙齿脱落,还有吃粗纤维及肉类食物时常嵌塞,或常用一侧咀嚼也易造成牙齿损伤。

  (2)矿物质。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平衡,增多可引起牙槽骨质疏松,或使正在矿化的骨质停止矿化。

  (3)蛋白质。营养不良可使牙周疾病严重,如供给含高蛋白质饮食后,可使临床症状减轻,使得龈沟变浅,炎症消退,牙齿松动程度变轻。

  (4)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牙周韧带纤维松弛,甚至消失,有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

  温馨提示:牙周病发病后应积极治疗,初期疗效尚好,病变很易阻止,晚期疗效较差,以致可丧失牙齿。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洁牙齿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矫正不良修复体及矫治食物嵌塞,基本可治愈。

  【参考文献:《口腔疾病调养与护理》《饮食宜忌8000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