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中存在哪些误区呢

2016-09-05 互联网 A +

       很多时候,治疗高血压,是需要我们进行一个相对较为详细的了解的,因为一不小心,我们就很有可能会走进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导致我们的治疗最终无法取得好的效果。那么,高血压治疗中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高血压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三: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四: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 “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不可过度降低血压。六十岁以上老年降压标准可放宽至150/95mmHg。

  误区五: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

  高血压单纯依靠降压药治疗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多摄取含钾、镁等矿物质的蔬菜水果,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还应减轻体重等。

       希望我以上的介绍,能给大家治疗高血压提供一些好的帮助,能够使大家治疗高血压这个过程缩短。治疗高血压,一定要提前规避一些误区,这样的话,才能够在治疗的时候,取得好的效果,才能够早日康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