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血痹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血痹预防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2、血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

3、病情常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因此有人认为与内分泌有关;  

4、肢体小动脉本身的缺陷,对正常生理现象表现出过度反应所致;

5、也有人认为,初期是肢端小动脉对寒冷有过度反应,其后由于长期的血管痉挛,使动脉内膜增生、血流不畅,若再有使肢端小动脉血流减少的各种生理因素,即可作用于病变动脉而引起发作;

6、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

7、免疫和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 狼疮、硬皮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 、皮肌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乙型肝炎 抗原所致的血管炎、药物所致的血管炎以及Sjogren综合征等;

8、阻塞性动脉病变,如闭塞性动脉硬化 、血栓栓塞性脉管炎等;

9、物理因素,如震动性损伤、直接的动脉创伤、寒冷损伤等;

10、某些药物所致,如麦角、铅、铊、砷等中毒,聚氯乙烯,β-阻滞剂,细胞毒药物,避孕药等;

11、影响神经血管机制的因素如颈肋 、前斜角肌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拐杖使用不当压迫腋部,肿瘤压迫臂丛和锁骨下血管,颈椎炎或髓核破裂,周围神经炎 ,脊髓空洞症 或脊髓痨等;

12、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

13、有些与偏头痛 和变异性心绞痛 有关。

点击查看更多

血痹知识每日更新!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