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尚未完全了解,可能与以下两因素相关:
1.肠内存在某些细菌及其所产毒素:以C型产气荚膜梭状杆菌B毒素可能性较大,因发现本病患者粪便厌氧培养,此菌检出率及其B毒素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将此菌菌液注入豚鼠小肠,可使其肠道发生出血性病变而死亡。
2.病儿胰蛋白酶活性降低:上述B毒素可被肠内胰蛋白酶水解而失去致病作用,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和(或)经常食用甘薯,玉米等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物的食物,均可使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使病儿易于发病,这可解释为什么本病在农村贫困地区发病较高。
(二)发病机制
坏死性小肠炎的典型病理变化为坏死性炎症改变,自黏膜下层开始,随病变的扩大,可向肌层及黏膜层发展,使多处肠壁全层充血水肿 灶状坏死,坏死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继续发展达肌层,浆膜层,而发生穿孔引起腹膜炎 ,病变多见于空肠下段和回肠上段,但也有见于十二指肠及结肠的患儿,严重者全部小肠均可受累,一般呈散在性,节段性排列,有的为1~2段或2段以上,每段长短不一,最短十余厘米,长者可达100cm,分界清楚,受损肠壁增厚,质脆失去弹性,扩张,重者浆膜面粗糙有纤维素附着,肠腔内充满果酱样血便,显微镜下可见病变肠壁各层均有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为主,黏膜可发生坏死或脱落,黏膜下层有大片出血坏死和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腹腔内可有混浊,脓性或血性渗液,病变恢复后不遗留慢性肉芽肿性改变,引起腹腔内粘连者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