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主动脉瓣膜部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1例

2009-11-26 www.daifumd.com A +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1例发表:(2007-12-3002:45);最后修改:2007-12-3002:45;栏目:[临床手记]
作者:洪浪;【阅读:44】【留言】【繁w】

关键词:洪浪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患者男性,34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逼3月伴晕厥2次于2007年3月收入院。查体:血压100/60mmHg,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4/6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5cm2(图1.1),瓣口前向血流速度5.5m/s,压差98mmHg。入院诊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因患者放弃外科手术治疗,选择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操作过程: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区,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经皮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肝素化4000IU,将右冠造影导管在泥鳅导丝的引导下沿动脉途径逆行送入左心室,术前测左心室压242/11/75mmHg,主动脉压122/69/70mmHg,压差122mmHg。送入泥鳅交换导丝置换猪尾巴导管至左心室,行左心室造影示:主动脉增宽,瓣口钙化,可见“射流征”(图2.1)。沿猪尾巴导管置换较硬的支撑导丝,退出猪尾巴导管,沿支撑导丝送入COOK公司生产的主动脉瓣球囊,置放于主动脉瓣口,分别以造影剂22ml-23ml将主动脉瓣球囊快速打起、快速回抽,共扩张2次,球囊腰部消失(图2.2)。术后测左心室压164/13mmHg,主动脉压145/65mmHg,压差19mmHg。术后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瓣口面积扩大约1.2cm2(图1.2,1.3),主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压差45mmHg。术后左心室造影示: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减慢(图2.3),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瓣少量返流。听诊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减弱。讨论主动脉瓣狭窄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病因有先天性、风湿性和老年退行性钙化。按病理解剖学分型,主动脉瓣狭窄可分为瓣上狭窄、瓣膜狭窄和瓣下狭窄,其中以瓣膜型狭窄最多见。1984年Lababidi[1]首次报道PBAV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获得成功。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为瓣膜部狭窄和瓣上及瓣下隔膜型狭窄,瓣叶无重度钙化,心导管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主动脉瓣跨瓣最大压差(PSG)>50mmHg者。多半采用经股静脉穿房间隔顺行PBAV术。本例采用穿刺右股动脉,逆行送入导管、导丝及主动瓣球囊获得成功。逆行操作经验主要有:(1)因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大,一般很难将导管、导丝送入左心室,选用右冠造影导管较为容易引导导丝进入左心室。(2)因主动脉瓣严重狭窄,要选用较硬的、支撑强的引导钢丝,选择直径比瓣环小10%的球囊,否则很难将主动脉瓣球囊固定于瓣口。(3)手推造影剂要迅速打起、迅速回抽吸瘪,否则由于球囊充盈扩张引起左室流出道堵塞而发生血压下降和恶性心律失常。(4)导管插入主动脉先行肝素化以免发生血栓。有研究表明[2]PBAV作为一种过渡性估息治疗手段,治疗小儿及青少年主动脉瓣狭窄的近期疗效满意。但对成人主动脉瓣狭窄多为退行性或风湿性,瓣叶钙化严重,术后瓣口面积增加有限或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发症,多数病人最终可能还要接受瓣膜置换术。附图:图1.1术前心脏彩超

图1.2,1.3术后心脏彩超图2.1术前左心室造影图2.2术中球囊快速打气图2.3术后左心室造影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