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主动脉瓣膜部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治疗新方法 经皮动脉瓣膜置换术进展解析

2009-11-26 www.cmt.com.cn A +

主动脉瓣狭窄治疗新方法经皮动脉瓣膜置换术进展解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杨士伟

传统方法存在弊端长期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一直是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大量患者因瓣膜病变过于严重、左心室功能差、高龄和存在多种合并症等原因被外科医生拒之门外。1985年,法国医生实施了首例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非外科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尝试自此发端,但术后主动脉瓣再狭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疗效维持时间多在1年以内,现已基本不用,仅作为危急的不稳定患者过渡至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前的姑息“桥梁”(Ⅱb)。PAVR优势崭露头角2002年报道了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PAVR)术。目前,欧洲已有逾2千例患者接受了PAVR。PAVR不仅可应用于因外科风险过高而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且可用于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退化者。PAVR操作路径分为经股动脉逆行路径、经股静脉穿房间隔顺行路径以及经心尖路径3种。其中,经股动脉逆行路径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对患者损伤小,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PAVR入路。德国锡格堡(Siegburg)医学院赫利奥斯(Helios)心脏中心临床研究资料显示,PAVR手术即刻成功率达88%,30天死亡率为12%。其手术死亡风险已低于通过EuroSCORE预测的外科手术死亡风险。临床医生对主动脉瓣膜解剖结构的了解程度是决定PAVR疗效的关键因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推动PAVR装置设计的改进。PAVR疗效近获新证近期一项单中心研究进一步确认了PAVR治疗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120例因手术风险过高或有手术禁忌症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96%成功接受了PAVR治疗,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血管并发症(10%),其余依次为传导阻滞(9%)、卒中(3%)、术中死亡(3%)和30天死亡(9%)。患者1年期生存率为79%。累计87%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PAVR未来前景广阔将最先进的PAVR系统及操作经验引入我国,可为中国高危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积极推广学术交流、有效利用我国患者资源优势等,或可实现PAVR跨越式增长,可提高PAVR在我国的学术地位,有助于解决目前PAVR领域(如装置设计和技术体系等)存在的多种问题。

责任编辑刘屹TCT特刊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ChinaMedicalTribuneCopyright(c)2008
AllRightsReserved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