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脑扁桃体下疝

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临床治疗体会

2009-11-27 qkzz.net A +

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临床治疗体会推荐到首页 □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06期1/3页123

【关键词】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摘要】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acm并sm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全组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单纯后颅窝减压48例,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14例,两组总有效率83.3%,无效及恶化11例。结论对acm并sm手术是首选治疗,但存在机理不明,临床评价疗效标准不统一问题,部分病例术后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 后颅窝减压; 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我院神经外科自1996年6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62例经mri确诊的资料比较完备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病人,分别采取了后颅窝减压和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病人,男38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6岁,平均28.5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5.6年。

1.2临床表现颈项部疼痛32例,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6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26例,感觉障碍28例,共济失调16例,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5例,大小便失禁2例,隐性脊膜膨出2例。

1.3影像学资料本组全部病人均行mri检查,图像显示小脑扁桃体不同程度下陷,最长者达c2水平,按chiari分型,型46例,型14例,型2例。如按pillay[1]分型,则属于a型。

本组病例中采用单纯后颅窝减压术48例,采用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14例。全组病人均采用全麻插管、后正中切口入路,枕骨扩大开窗去骨片,下端切除c1~c2椎弓,充分硬脊膜外减压,“y”型剪开硬脑膜,仔细分离粘连之蛛网膜纤维带,游离下疝之小脑扁桃体,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部分下疝过长之小脑扁桃体,予以电凝切除。术前mri显示空洞较大,占脊髓比值>35%的16例病人,则增加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在c2水平,脊髓后下正中沟无血管处尖刀切开0.5cm,分开两侧脊髓后索,有空洞液流出。取多孔硅胶管一根,截除4cm长短,内径>1mm,一端插入空洞腔,另一端放置于蛛网膜下腔,将外管固定于软脊膜上。充分止血后将蛛网膜连同硬脊膜一并缝合,上端硬脊膜敞开。肌层充分止血后逐层严密缝合。

3.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部分症状消失;有效:多数症状减轻、部分症状存在;无效:多数症状存在,无明显减轻;恶化:原有症状多数存在,部分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单纯行后颅窝减压组中共48例,经随访6个月~2年,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83.3%。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组中,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78.6%,两组相比差别不十分明显。

4.1发病机理本病的发生原因尚有不同意见[2]。williams[3]认为胸廓内压升高导致硬脊膜外静脉压压力波向上传导至颅内,颅内压与椎管内压分离。这种压力差促使脊髓中央管压力升高,产生由内向外扩张产生脊髓空洞。gardner[4]则认为由于四脑室脑脊液循环通路存在梗阻,脑脊液通过“水锤作用”于中央管上口,扩大中央管造成脊髓空洞。而ball和dayan[5]则认为脑脊液可以通过脊髓表面的某些特殊空隙如virchow-robinspace进入脊髓内产生空洞,在咳嗽用力情况下,通过椎管内压力升高,挤压中央管内液体向下运行,导致空洞不断向下发展。

1/3页123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